央行正研究设立直达碳减排领域的碳减排支持工具

2021-06-11

2020年,习近平主席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期间提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将全面绿色转型,金融业在发展的同时面临巨大机遇与挑战,在昨日陆家嘴论坛上,央行表示,正研究设立直达碳减排领域的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金融机构为具有显著碳减排效应的项目提供优惠利率融资。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桂平表示,中国人民银行正推动建立气候环境信息披露制度,让国内主要商业银行披露气候变化相关信息,并研究推广至上市公司等市场主体。未来,还将建立统一的信息披露标准。而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全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已超过13万亿元,同比增长24.6%,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12.3个百分点。

上海在低碳转型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也为绿色金融的创新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目前,全国超过90%的绿色债券在上海发行,超过60%绿色环保企业股权上市融资发生在上海。而根据国内外主流机构的测算,碳达峰、碳中和需要的资金投入规模大概在150到300万亿元之间,相当于年均投资3.75至7.5万亿,巨量的资金需求背后蕴藏着巨大的投资机会。

有了金融创新支持,企业更需要突破科技创新,以清洁化、电气化、数字化、标准化四条路径,打造新型电力系统、以清洁能源为主体的现代电力系统。过去十年间,我国陆上风电、光伏发电成本分别降低了40%和 80%。这意味着光伏平价上网很快就会比煤电更有竞争力。

此外,有嘉宾还提出,我国需要建立好的绿色资产产权、绿色技术产权保护和交易制度,以及相应绿色低碳资产评估体系和评估标准等,为绿色金融的可持续经营,营造更好的金融生态。


来源: 澎湃网  作者: 本站 浏览次数: 2607

Website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