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将进一步强化对重点领域金融支持

2021-07-07

“2021年上半年,中国银行业盈利改善迹象明显,资产质量稳定,持续增强支持实体经济力度。”7月5日,中国银行研究院发布的《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开篇对上半年我国银行业经营情况作出概述。

时值年中,市场普遍关注,银行业下半年业务布局策略和信贷投放重点。“银行业支持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创新服务乡村振兴的信贷供给将会显著增加。此外,普惠型小微企业融资将继续实现贷款、户数的‘两增’,‘首贷户’服务将进一步增强。”中国银行研究院院长陈卫东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不难发现,今年二季度,央行、银保监会围绕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小微企业、绿色金融等重点领域,出台了一系列监管政策,受访专家普遍认为,在监管的指引下,银行业将进一步强化对重点领域业务发展的金融支持。

换挡升级:绿色债券下半年将迎来扩容

今年7月1日,央行发布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实施。可以预见,《方案》作为“指挥棒”,将有力地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在绿色金融方面的业务走向。

“根据《方案》,绿色金融债、绿色企业债、绿色公司债、绿色债务融资工具、绿色资产证券化等产品均被纳入评价范围,且绿色贷款余额与绿色债券持有量在定量评价中的权重相等。而目前市场上绿色债券和绿色信贷的规模比约为1比10。”中国银行研究院博士后汪惠青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银行业金融机构将加大绿色债券的配置比例,积极创新绿色债券的种类和发行、承销等相关服务。

近期,多家银行纷纷公布在绿色金融业务上的布局。兴业银行表示,到2025年,绿色金融业务的余额、服务的客户数都要在2020年末的基础上翻一番;恒丰银行发布了绿色金融行动方案,宣布未来5年将提供不低于3000亿元的绿色金融专项支持额度;华夏银行则明确提出,力争在2025年前实现自身碳中和目标。

兴业银行绿色金融部总经理罗施毅认为,下半年,银行业绿色金融业务应当做到重点突破。一是要保持绿色贷款与绿色债券持有量的稳步增长,二是要加强绿色金融配套建设。

“目前来看,大型国有银行普遍在董事会下成立了相应的社会责任或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并根据总行和分行情况制定了绿色金融发展战略。”汪惠青表示,未来,随着气候投融资需求持续增长,银行业金融机构可以积极探索开展能效信贷、环境权益抵质押融资、生态补偿抵质押融资等新型绿色贷款以及碳中和债、蓝色债券等新型绿色债券,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发展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碳排放权抵押等综合化绿色金融产品。


来源: 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 本站 浏览次数: 2509

Website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