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大绿金院发布研究报告 为中企及金融机构提供融资及ESG指引

2021-09-18

日前,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发布《中国基础设施项目第三方市场合作:联合融资操作手册》和《中国基础设施项目第三方市场合作:ESG操作手册》研究报告。

记者了解到,两份报告均与英国驻华大使馆基础设施项目合作,旨在为参与海外基础设施项目的中国企业和金融机构提供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联合融资和ESG管理操作指引,推动中国与发达国家共同建设高质量、可持续、商业可行的第三方市场合作项目。

根据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发布的《第三方市场合作指南和案例》,第三方市场合作主要是指中国企业与其他有关国家企业共同在第三方市场开展经济合作。常见的合作类型分为产品服务类、工程合作类、投资合作类、产融结合类、战略合作类五类。第三方市场合作有助于中国企业和其他各国企业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第三国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水平提升和民生改善,形成“1+1+1>3”的多方利益共赢局面。目前,中国已同新加坡、英国、日本、意大利、英国等14个国家签署合作文件。

《中国基础设施项目第三方市场合作:联合融资操作手册》基于现有文献分析、焦点小组和十几场专家访谈,聚焦中国企业在第三方市场开展项目融资、与国际资本合作的经验和困难,分析中国和国际海外基础设施项目融资实践的差异并提出建议。《中国基础设施项目第三方市场合作:ESG操作手册》则立足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比分析当前国内外ESG相关标准,并在国际ESG框架要求下进行中国本土特色化考量,形成了一套包含项目ESG自评价体系在内的,更适用于中国市场、更便于中国项目执行方理解的ESG操作手册,为中国第三方市场合作项目的全周期ESG管理提供指引并提出相关建议。两份报告在撰写和完善过程中与来自中国企业、中国和国际金融机构参与海外新兴市场基础设施项目的专家紧密合作,并汲取了来自国际合作方和相关部委的意见和建议。

“中英两国都有全球视野,当前,发展中国家需要高质量、具有气候韧性的基础设施来支持包容、可持续的发展。我们很高兴看到两国在第三方市场开展商业项目合作以支持这些目标。”英国驻华贸易副使节Tom Duke表示。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遥介绍,目前,全球基础设施投资持续供不应求,且高达 60% 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来自新兴市场。 据联合国亚太经社会估计 ,仅亚太地区的发展中国家,每年需要增加9000 亿美元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企业和金融机构成为发展中国家能源电力、交通、水务、电信等行业资金最重要的来源之一。加强基建项目第三方市场项目融资合作,能够汇集多方专业知识,推动高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吸引国际私人资本,加速缩小基础设施投资缺口。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副院长、长三角绿色价值投资研究院院长施懿宸表示,环境、社会、治理(ESG)是衡量项目可持续运营管理的有效手段。近年来,包括国家发改委在内的各部委日渐重视ESG在资本市场、“一带一路”项目建设、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尤其重视如何协调国际与国内标准,保证中国企业的境外投资项目在ESG方面的合规性。随着ESG逐渐成为国际践行可持续发展和实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第三方市场合作项目可以以ESG的国际影响力作为桥梁,通过积极执行ESG绩效标准,以第三方市场合作为契机为中国项目走向国际打下坚实基础。

据悉,两份报告还向政府相关部门提交了政策建议,为加快我国海外投资第三方市场合作献言献策。


来源: 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 本站 浏览次数: 2204

Website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