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FUND
2015-04-10
从伦敦南岸的河岸经过千年桥到圣保罗大教堂周围,坐落着如美林银行等投行、普华永道(PwC)等咨询公司、经纪公司、PE公司等,傍晚时分狭小的街道旁的咖啡馆和酒吧都挤满了身着西装、手拎公文包的金融精英们。
在这里,每天平均大约有2000-3000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配额量(EUA)被交易。说得出名字的金融机构没有一个不涉足碳市场,因此也成为全球碳市场中心。
尽管目前欧盟经济出现缓慢复苏迹象,但还不足以使欧洲碳市场复苏,碳价依然在4.6欧元左右浮动。同时,清洁发展机制(CDM)推动下形成的碳减排额度(CER)的价格也早已跌落至1欧元以下。
当欧洲碳市场火爆时,大量律师、交易咨询机构、银行、PE、碳交易经纪人活跃至此,但有些已调整了领域。比如,曾经擅长提供碳交易咨询服务的普华永道已将重心转移至气候政策以及气候金融的关注。
“给政府提供一些绿色增长计划咨询建议、帮助政府更好的向发展中国家提供适应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资金。”英国普华永道气候变化以及碳市场部门总监Jonathan Grant向本报记者介绍。
事实上,尽管欧洲碳市场出现了疲软,但是其他国家或者地区的碳市场却又吸引了伦敦金融机构的目光。
本报记者在伦敦走访的数家金融机构均表达对中国7省市碳市场试点的兴趣。但由于中国碳市场目前量级太小以及政策的模糊性等等因素,这些金融机构尚无在中国开展碳金融业务的任何计划。
价格低不代表碳市场失败
欧盟碳市场(EU ETS)一如既往的低迷,主要原因为供求不平衡,即碳配额量过多。
“现在已有的碳配额量已足够覆盖到2026年的碳排放量。”彭博新能源财经碳市场驻伦敦分析师Konrad Hanschmidt对本报记者表示。
路透点碳也在9月19日发布了一份预测欧洲碳市场的报告。该报告表示到2027年,欧洲碳市场仍可能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到2020年,25亿吨的碳信用将被累积下来。
因此,很多人开始分析碳市场机制上存在错误,抛出欧洲碳市场失败的言论。
“价格低迷等于碳市场的失败?”伦敦政治经济大学的格兰瑟姆研究所(Grantham Research Institute)研究员Luca Taschini反对这种说法。
Luca对本报记者表示,价格的低迷是由于供求不平衡带来的,原因是欧洲经历着严重的金融危机,这是在EU ETS设计之初没有预料到的问题。
的确,毕竟在经济运行良好时,EU ETS创造了合理的价格信号,一度达到20欧元/吨以上。
多种方式拯救欧盟碳市场
全球最大的碳市场、欧洲最旗舰的气候政策自然会得到欧盟政治家们的救助。
目前,欧盟正在进行着一项“折量拍卖”(backloading)的讨论,即借助“有形的手”对碳市场进行干预,减少排放配额的拍卖量,在短期内拯救欧洲碳市场。
“但是如果临时性措施‘折量拍卖’不能通过,那么将会对 EU ETS是一个打击,碳价会继续下跌。”伦敦一不愿透露姓名的投行人士表示。
据了解,目前相关人士都希望讨论已久的“折量拍卖”能够在未来4-5个月得到最后通过。
除了“折量拍卖”这项临时性措施外,欧盟从2012年11月份开始也试图开展对于ETS进行结构性改革的谈论。
今年二月份,Luca撰写了一篇关于欧盟碳市场的结构性调整的论文,提出一个管制的储存管理机制(reserve management mechanism)。
“当经济低迷时,收紧碳配额;经济良好时,将收紧的碳配额重新放发至市场。”Luca表示,这套机制还正在研究。
上述伦敦一投行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士表示,结构性的改革或许到明年5月欧盟议会选举完后才会有一些进展。
此外,欧减排雄心的提高也是维系碳市场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不过在2012年联合国[微博]气候变化大会COP18上,欧盟委员会气候委员康尼·赫泽高明确表示,“如果其他国家不提高减排目标,欧盟是不会提高2020年减排20%的目标的。”
尽管欧洲碳市场呈现低迷之势,但其模式却在全球各地得到复制。一定程度上说明欧洲碳市场机制得到认可。
“目前中国的碳市场还在起步,我们也没有在华开展实质业务或是调研业务,相信绝大多数金融机构都并未涉足”,另一位来自投行期货部的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由于中国市场正在起步,还很难预测前景如何。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