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FUND
2021-06-18
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对世界经济和全球治理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在后疫情时代的复苏过程中,如何增强经济复苏韧性成为各国决策者关注的焦点。一方面,各国需要确保在经济复苏进程中有更充分的准备来抵御未来类似的大流行病;另一方面,全球也要努力应对人类的另一个重大威胁——气候变化,才可以为世界经济持续健康复苏打下坚实的基石。在此背景之下,绿色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各国政要的主要关注点——在包括中国、日本、美国、欧洲等经济体近期公布的计划路线图中,数字经济、绿色发展正在成为主要发力领域和全球共识。另外,各国在力促绿色经济复苏中也需兼顾公平效率,加强国际合作;以包容性绿色发展促进经济共赢,反对以邻为壑和保护主义。
目前来看,一场绿色经济变革浪潮正在席卷世界。全球各国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疫情、对其经济进行有意义的绿色转型正当其时。日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表示,去年,全世界笼罩在疫情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的阴影之中,如今的情况可以借用中国的一句谚语,即“拨云见日”。但要实现更可持续和更加包容的经济复苏,必须构建更加绿色、更具气候韧性的经济。为此,她认为国际合作很重要。“只有通力合作,我们才能促进绿色的经济复苏,并在疫情后构建强韧的世界经济。”她称。世界银行在《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提出,绿色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可以为可持续的长期增长提供进一步的支持,同时也有助于缓解气候变化。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十分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十八大以来多次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是朴素的真理。我们要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摒弃以牺牲环境换取一时发展的短视做法。要顺应当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方向,抓住绿色转型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以创新为驱动,大力推进经济、能源、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习近平总书记的绿色发展理念是中国共产党人对时代精神的高度凝练,是中国新世纪时代任务的价值引领,展现了引导全球时代文明走向的大国担当。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环境保护两条底线,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三生融合"发展模式,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全球生态治理、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长期以来,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自然演变,以人员流动、技术发展、贸易繁荣、投资便利、互利交换为特征的经济全球化,不仅给各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也为提升地球村村民福祉作出了显著的贡献。但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逆全球化致使经济低迷措施乏力、发展失衡治理不力、利益分立贫富分化、移民问题乱象丛生。随着多极化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国际社会越来越清楚地看到,如若在世界经济复苏中失去公平与效率这座天平,给国际社会所带来的只能是资本的逐利和掠夺。
有的西方国家在经济复苏中,过于关注“零和博弈”,忽视“双赢”“共赢”;这种以邻为壑的经济复苏发展思路,不仅会为本国经济埋下隐患,更会给世界复苏种下“恶果”。事实上,在这场席卷全球的绿色发展浪潮中,各国已处于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之中,只有秉持彼此包容和合作的时代观念,坚持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原则,走互联互通、共商共建的包容性治理之路,坚定维护世界贸易组织规则,致力于建立一种非歧视性的多边贸易体制和包容性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国际社会才有望走上经济共赢的发展之路。因此,要深刻反思赢者通吃而致国际社会严重分化的现实,大力倡导包容性绿色发展所主张的兼顾公平与效率的理念,努力使资本要素充分包容劳动要素等,使世界经济走上健康、可持续和共同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