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FUND
2023-11-21
在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8)即将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举行之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刚刚发布了《2023年排放差距报告:破纪录——气温再创新高,但世界(再度)减排未果(Emissions Gap Report 2023: Broken Record–Temperatures hit new highs, yet world fails to cut emissions (again)》。
报告指出,随着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全球气温升幅记录不断刷新。除非各国加大气候行动力度,比现有承诺更进一步,否则全球气温将比工业化前水平上升2.5至2.9℃。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发布会上对此份旗舰报告予以明确支持,并在纽约向世界各国领导人发出了强有力的呼吁:采取重大的气候行动,使世界摆脱失控的气候变化!
古特雷斯强调,排放差距更像是一个排放峡谷,到处充斥着失信的承诺、失信的生活方式、以及失信的记录。改变必须从高层开始。他说:“所有这些都是领导力的失败,是对弱势群体的背叛,是错失良机的巨大损失。”
古特雷斯重申,可再生能源从未像现在这样价格低廉和易于获取,他敦促各国领导人终结化石燃料这一引发气候危机的致命根源。
他呼吁各国承诺逐步淘汰化石燃料,并根据1.5℃升温限制设定明确的时间框架。他还呼吁尚未做出承诺的国家宣布其对绿色气候基金和新的损失和损害基金的捐款。
各国必须比当前的《巴黎协定》承诺更进一步,否则将面临全球变暖2.5-2.9℃的风险
2030年预计排放量必须下降28-42%,才能走上升温2℃或1.5℃的路径
不懈的减缓工作和低碳转型对缩小排放差距至关重要
COP28和全球盘点有机会为下一轮气候承诺建立更大雄心
随着全球气温和温室气体排放打破纪录,此次发布的报告发现,当前各国在《巴黎协定》下所作的承诺让全世界走上在本世纪内较工业化前水平升温2.5-2.9℃的轨道,因而迫切需要加强气候行动。
报告称,我们需要推进全球低碳转型,将2030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至少28%,才能实现气温比工业化前水平升高2℃的轨道上来;而要将气温控制在1.5℃的升幅内,则需要减少42%的排放量。
保持实现《巴黎协定》升温目标的可能性极大程度上取决于这十年来加强减缓工作,以缩小排放差距。这将有助于在下一轮国家自主贡献方案中制定更具雄心的2035年目标,并增加实现净零排放承诺的几率,净零排放承诺目前覆盖全球约80%的排放量。
“地球上没有任何一个人或经济体不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所以我们不能继续在温室气体排放、全球最高气温和极端天气方面创造无益的纪录。”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英格·安德森说,“相反,我们必须摆脱雄心欠缺、行动不足的老套路,并开始在减排、绿色公正转型以及气候金融方面创造新纪录。”
她指出,如果不做出任何改变,到2030年,排放量将比1.5℃升温幅度允许的限额高出220亿吨,大约相当于美国、中国和欧盟目前年排放量的总和。
破纪录
截至今年10月初,总共有86天的气温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5℃以上。9月是有记录以来最炎热的月份,在此期间,全球平均气温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8℃。
报告发现,在2021年到2022年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了1.2%,创下574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新纪录。2022年G20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也增加了1.2%。排放趋势反映了全球的不平等模式。由于这些令人担忧的趋势和减缓工作的不足,全世界的气温升幅将在本世纪远远超出商定的气候目标。
如果按照当前政策继续进行现有水平的减缓工作,那么在本世纪内,全球变暖将被控制在高出工业化前水平3℃的范围内。全面落实无条件的国家自主贡献所需的相关工作,全世界就会走上将气温升幅控制在2.9℃以内的轨道。全面落实有条件的国家自主贡献将导致高出工业化前水平2.5℃以内的升温。这三种情况都有66%的可能性。
这些温度预估略高于《2022年排放差距报告》,因为今年的报告运用了更多模型来估算全球变暖幅度。
目前的无条件国家自主贡献方案意味着,到2030年,需在预测排放水平的基础上额外减排14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才能达成2°℃目标。实现1.5℃则需额外减少22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有条件的国家自主贡献方案的实施让这两个估计值减少了3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按百分比计算,全世界需要将2030年的排放量减少28%,才能走上实现《巴黎协定》2℃目标的轨道,目标达成的可能性为66%,而达成1.5℃目标的可能性为42%。
如果一切有条件的国家自主贡献方案和净零承诺全部兑现,就有可能将气温升幅控制在2.0℃以内。然而,目前人们认为,净零排放承诺并不可靠:没有任何一个G20国家的减排速度与其净零排放目标一致。即便是在最乐观的情况下,将升温控制在1.5℃的可能性仅为14%。
有进展,但还不够
自2015年签署《巴黎协定》以来取得的政策进展缩小了实施差距——也就是当前政策下的预计排放量与全面落实国家自主贡献之间的差距。在通过《巴黎协定》时,根据当时的现有政策,2030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预计将增加16%。现在,预计增幅为3%。
截至9月25日,已有9个国家提交了新的或更新后的国家自主贡献方案,更新后的国家自主贡献方案总计149个。与最初的国家自主贡献方案相比,如果所有新的和更新后的无条件国家自主贡献方案得到全面落实,到2030年就有可能每年减少约5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温室气体排放——约为2022年排放量的9%。
然而,除非2030年的排放水平进一步降低,否则就不可能建立最低成本途径,将全球变暖控制在1.5℃而不明显超出或仅有些许超出。在这十年中,大幅加大实施力度是避免升幅显著超出1.5℃的唯一途径。
低碳发展转型
报告呼吁所有国家推进整个经济体系的低碳发展转型,并重点关注能源转型。在整个生产周期中开采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加上规划的煤矿和油田,其排放量会达到将升温控制在1.5℃以内所需碳预算的3.5倍以上,几乎等同于将升温控制在2℃以内所需的全部碳预算。
拥有更大能力和排放责任的国家——特别是G20中的高收入、高排放国家——将需要采取更具雄心、更为迅速的行动,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由于中低收入国家已经占到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三分之二以上,以低排放增长来满足发展需求是这些国家的当务之急,例如调整能源需求模式、优先发展清洁能源供应链。
低碳发展转型给中低收入国家带来了经济和体制方面的挑战,同时也提供了重大机遇。中低收入国家的能源转型有助于普及能源,使数百万人脱贫,并扩大战略性产业。随着可再生能源的价格下降,低碳能源可以有效而公平地支撑相关的能源增长,从而确保绿色就业和更加清洁的空气。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国际金融援助必须大幅增加,同时通过降低资本费用的筹资机制调整新的公共和私有资本来源的结构,其中包括债务融资、长期优惠金融、担保和催化金融等。
COP28与全球盘点
在COP28上完成的首次全球盘点将为各国应在2025年提交的下一轮国家自主贡献方案(包含2035年目标)提供参考。下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的全球目标必须让2035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与实现2℃和1.5℃升温的路径保持一致,同时对超额排放进行补偿,直至达到与这些路径相一致的水平。
下一轮国家自主贡献方案的准备工作为中低收入国家提供了制定国家路线图的机会,其中包括雄心勃勃的发展与气候政策以及资金技术需求明确的目标。COP28应确保为制定这样的路线图提供国际支持。
二氧化碳清除
报告发现,推迟温室气体减排将增加未来对大气二氧化碳清除的依赖。二氧化碳清除已经主要通过造林、再造林和森林管理进行部署。目前通过陆上方法实现的直接清除量估计为每年2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最低成本路径假定传统和新型二氧化碳清除法(例如空气碳的直接捕集与储存)都将显著增加。
但是否能实现更高水平的二氧化碳清除仍然无法确知,且存在风险:比如土地竞争、保有权和权利保护等因素。新型二氧化碳清除法的规模化涉及多种风险,包括对于大规模部署的技术、经济和政治要求可能无法及时实现。
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11月30日将在迪拜开幕。此次气候大会将对《巴黎协定》的执行情况进行首次全球盘点,旨在为2025年《巴黎协定》的下一轮国家自主贡献提供信息,为加快行动铺平道路。
《巴黎协定》要求195个缔约方每五年更新一次国家自主贡献,即每个国家旨在减少排放、适应气候影响的气候行动计划。
在下一轮国家自主贡献中,全球气候雄心必须使2035年的温室气体排放水平与2℃和1.5℃实现途径保持一致。在最乐观的情况下,所有有条件的国家自主贡献和净零承诺都能实现,气温升幅可以控制在2℃以内。
然而,由于二十国集团中没有任何国家的减排速度符合其净零目标,净零承诺目前仍不可信。即使在最乐观的情况下,将升温控制在1.5℃的可能性也只有14%。
报告原文:https://www.unep.org/zh-hans/resources/2023nianpaifangchajubaog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