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气候变化需辅以能源补贴

2016-04-10

综合外媒报道 一项新研究显示,如果没有新的补贴来支持能源获取,旨在促进南亚地区居民从使用传统固体燃料到使用较清洁现代燃料的转变政策,可能无法实现。

近日,《自然·能源》刊发了奥地利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研究人员的论文《南亚气候变化减缓与清洁炉灶获取的政策权衡》。文章提到,目前全球有30亿人依赖木柴、木炭、煤等固体燃料烹煮食物,这是大气污染的一个主要来源。2015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提出了“确保人人获得负担得起的、可靠和可持续的现代能源”的目标。如今,南亚地区有72%的人口仍靠固体燃料烹煮食物,到2030年这一比例可减少至35%,但严格的气候政策会使化石燃料成本上升,如果没有支持能源获取的补贴政策,将有3.36亿南亚居民本可以使用现代燃料却负担不起。

发展中国家在气候行动和能源获取两方面的政策目标是如何相互作用的?两者间是否需要权衡?如果确有需要,制定政策时应如何克服这一难题?这项新研究旨在回答这些问题。研究人员评估了四种不同严格程度的气候政策所能实现的气候变化减缓,每种场景对应一系列支持清洁燃料或炉灶的能源补贴。结果显示,严格的气候政策所致的炭价升高对能源获取的不利影响比对气候的有利影响大得多,受此影响最大的人口群体是那些生活水平略微高于贫困线的人。好消息则是,向居民发放能源获取补贴可抵消因燃料成本上升带来的负面影响,其中最有效的方式是对购买炉灶和燃料的支出进行补贴。对许多人来说,购买清洁炉灶这一初始投资数额过于庞大,在这一点上提供帮助可以促使他们转向使用清洁燃料。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报(王悠然/编译)  作者:  浏览次数: 1057

Website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