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2016-04-10

气候变化在改变和影响全球生态系统与自然环境的同时,也对全球的经济发展和人类的消费观念产生了深刻影响,进而影响到企业的发展。特别是“低碳经济”的推广,给企业带来的冲击是多层次、多轮次的,使企业的产品结构、成本结构、盈利模式以及组织结构等发生深刻的变化。气候组织在其编写的《中国企业碳战略制定指南》中,从四个方面,就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对企业发展的影响进行了介绍。

其主要内容如下:第一,政策导向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世界各国必将调整和出台相应的低碳法规和政策,改变市场的运行规则。相继出台和实施的各类限制碳排放的政策法规,将直接影响财政、税收、投资、价格等政策,大大改变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成本结构。过去被相对忽略的碳排放管理控制将会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一些原来成本效益较好,而低碳节能做得较差的高能耗企业可能会失去竞争优势;一些原本较为落后,而低碳节能控制得当的企业可能后来居上。此外,一些产业可能会随着低碳政策的实施而全面洗牌,率先采取节能减排措施、采取技术创新的企业将获得发展良机。例如从白炽灯到LED节能灯的低碳照明产业的发展。灯具业的变革是低碳政策对经济和产业影响的一个重要缩影。传统的灯具主要以白炽灯的生产和销售为主,而LED的销售则处于劣势。究其原因,白炽灯在成本上具有巨大优势。一只普通的白炽灯,价格基本在1.5元左右,而同样亮度LED灯具,其价格则要几十元,甚至上百元。这种巨大的成本差异,使得LED的优势难以得到发挥。因此,长期以来,LED仅仅被作为装饰灯具使用。“低碳冲击波”的到来彻底改变了这种情况。由于“节能减排”意识的增强,各国开始淘汰和限制白炽灯的生产和使用。这一变化对灯具市场的结构产生了影响,并加速了LED的崛起。率先投资LED研发和生产的企业因此抢得市场的先机,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第二,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在气候变化以及未来全球能源长期紧缺的推动下,全球越来越多的大企业纷纷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暖,技术、管理和产品创新将成为公司及其投资者取得竞争优势的基础。另外,全球范围内的碳税和碳交易等间接提高能源价格的政策举措进一步刺激企业采取更为创新的工艺技术和设备。美国的瓦克斯曼-马凯议案指出,到2020年碳交易市场生产总值每年可达到1万亿美元,是欧洲排放交易体系的两倍。有人预见,未来全球碳市场的规模可能远远超过石油市场。

第三,市场需求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未来绿色商业模式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气候变化问题正在催生出绿色商业模式。绿色商业模式要求众多行业和企业在原材料采购、生产流程和产品设计中,采取节能减排和可循环利用的新标准。这种商业模式将对企业形象、品牌声誉产生重要影响。尤其对于处于产业链中下游、大量使用一次能源的企业而言,在低碳减排政策的要求下,其能源供应商必然会将碳减排产生的费用转移到用户方面,这也将会对企业的成本产生巨大的冲击。

公众消费行为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气候变化正引导着公众消费行为的改变,而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个人行为和生活习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全球范围内,绿色消费理念正在广大的消费者中形成。消费者正在由注重产品的品质和价格,逐渐转向既注重产品的品质和价格,又注重产品是否对环境友好。欧盟和美国在公共和个人领域采取了许多措施对具体商品中的碳含量进行评估,目标是为消费者建立一个碳标识机制。2006年,英国碳信托公司推出一种碳标签,以满足消费者希望了解产品碳足迹的要求。2007年4月,一些公司对其进行了试用,在公司的产品上注明了“碳标识”。英国碳信托公司对消费者的调查显示,67%的消费者愿意购买有碳标签的商品。随后,沃尔玛、TESCO等卖场也纷纷要求上架产品加贴“碳标识”。

低碳意识的提升将大大改变人们的社会观念,从而对消费需求产生巨大影响。一些高碳产品可能因此丧失其原有的市场,同时市场也会对低碳、低能耗的产品提出一些新需求。如果企业不根据现实状况做出及时的反应,则有可能丧失竞争优势,在竞争中面临被动。

采购商的要求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一些国际知名采购商开始实施积极地节能减排政策。以世界知名采购商沃尔玛为例,其提出了打造“绿色供应链”的口号,并对合作供应商提出了以2007年能耗数据为基准,2009年底能耗下降7%,2012年能耗下降20%的目标。沃尔玛认为,过去对供应商的选择一般是对价格、按时交货、品质控制等进行要求,在未来,供应商是否履行社会责任、是否开展节能减排措施也将成为重要考核标准。对于达不到节能目标的企业,沃尔玛将取消订单。此外,沃尔玛还在制定一项措施,要求供应商在其产品上标注“碳足迹”、水使用量和空气污染指数,使消费者对其节能减排的努力一目了然。

面对采购商的节能减排要求,作为其产品供应商的企业必须制定和实施行之有效的低碳发展战略。否则,将会被淘汰出局。

第四,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在企业周围,政策制定者、社会公众、行业协会、上下游企业、环保非政府组织、投资方、媒体等利益相关方,对气候和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他们通过舆论监督、政策建议、直接监测、培训教育等各种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策制定、司法实践、行业标准的修订、消费者习惯的改变,迫使企业更加重视履行社会责任。

近年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成为企业对公众进行信息披露的主要渠道之一,其中也不乏温室气体及环境信息。全球范围内实施的碳信息披露项目表明,中国公司对气候变化的认识不断深入,对自身碳信息披露的积极态度正在形成。除了企业社会责任,碳信息披露还可能影响资本市场和金融机构的行为准则。资料表明,未来5-15年,一家企业如何处理碳信息披露将决定它的股票价值。

   

来源: 中国财经报  作者:  浏览次数: 10241

Website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