撬动私人投资:公共资金在低碳经济中的角色

2016-04-10

要使全球经济走上低碳发展的轨道,需要付出高昂的成本。据国际能源机构(IEA)估计,到2020年,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发展低碳经济所需资金为1970亿美元。

近期,英国智库“海外发展学院”一篇题为《撬动私人投资:公共资金在低碳经济中的角色》的研究报告认为:从目前全球能源投资现状来看,绝大多数低碳投资源于私人部门,公共财政在这一领域的投资只占很小一部分。即使公共财政大量投入,私人投资仍将继续在未来能源供应结构的塑造中扮演最重要的角色。面对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对于发展低碳能源技术的资金需求,亟需政府政策和公共资金发挥应有的作用,充分撬动私人部门投资,以最大程度地动员私人部门力量支持低碳经济的发展。

《报告》认为,首先是强有力的政府角色。吸引私人投资者进行低碳投资的首要前提是要有一个良好的而且强有力的政策框架。因为几乎所有低碳投资的成本都高于高排放行业,需要政策的强有力支持才能进行下去。政府在创造政策与制度环境、激励私人部门投资低碳项目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体而言,最能激励投资者的是潜在投资的盈利率。获得有利于提升公司价值、改善资产负债表质量的国内或国际政策的支持,将有利于改善盈利率。例如:通过逐步减免化石燃料补贴,将降低耗能企业的利润结构,从而鼓励私人资本进入非化石燃料领域;引入碳税可以加大高耗能、高污染能源生产成本;通过制定可再生能源的上网电价有利于提高收入的可预测性,从而鼓励对光伏产业投资。

其次是风险降低与缓解。一般来讲,低碳项目具有一系列真实存在的风险,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这些风险极大提高了项目开发的成本,这也是旨在撬动私人资本的政府政策需要着力关注的领域。这些风险主要分为六个类别:一是政治风险,反映对某国政治稳定性和财产权安全的担忧,以及在不熟悉的法律系统之下工作所承受的高成本。二是货币风险,反映对某国货币贬值(以及其对海外投资者的效用降低)的担忧。三是法规和政策风险,反映对监管和政策环境的稳定性和确定性的担忧,包括针对低碳投资的激励政策的期限以及电力购买协议的可靠性。四是执行风险,反映对地方项目开发者可能缺乏有效实施项目能力或经验的担心,以及在陌生国家投资经营的难度。五是技术风险,反映对未经足够试验的新技术或系统可能无法按照预期工作的担忧。六是陌生风险,反映投资者为理解其未曾从事的项目所耗费的大量时间与努力。

而政府的作用就是降低或缓解上述低碳项目的风险,撬动私人投资。随着时间的推移,政策更加确定、技术得以证实、投资者对相关领域更加熟悉,低碳投资所面临的特有的风险应被降低,低碳融资缺口也会相应缩小。

再其次,风险防范工具与机制。公共财政部门可以利用几个实用的融资工具撬动私人投资,通过直接公共融资或通过公共担保,撬动债权和股权。

比如促使放贷人更积极地放贷并降低贷款利率,从而降低低碳项目融资成本,提高盈利率的贷款担保,它允许政府和其他公共资金机构为项目贷款提供担保,将部分或全部风险从放贷人转移至保证人,保护投资者免受违约威胁。通过由财政部门购买传统保险以应对政策改变,从而降低低碳项目政策的不确定性风险的政策保险。例如,如果政策是通过上网电价支持可再生电力项目,财政部门可以购买政策保险以防止上网电价补贴被取消或降低。政策的长期可持续性将确保可再生电力项目的盈利率,为私人投资者提供明确信号。可以通过创造一系列能在项目需要资金时支取并在项目有盈余时偿还的信用政策,降低使用外币贷款相关的风险。这是一项普遍的投资风险缓解工具,可减少各类部门的投资风险,而非仅被用于低碳投资。

比如公共资金提供者提供少量股本用来支撑和鼓励私人投资者拿出大量更高额的股权保证基金,目的在于撬动其他投资者,并确保后者具有利润分配的第一请求权,从而增加其风险调整收益。

不同的工具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投资者、项目和国家背景,一些工具正在被使用或被开发,来支持私人部门投资低碳项目。多边开发银行包括国际金融公司(IFC)是这一领域最重要的参与者,它们通过投资和担保参与低碳项目,被认为大大降低了私人部门投资者面临的政治与政策风险。据估计,多边开发银行有能力用其1美元贷款撬动3美元私人资本投资,其自有贷款资金的50%来源于国际社会。因此,多边开发银行可以利用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在撬动私人部门投资低碳经济中扮演特别重要的角色。

除了多边开发银行,另一个针对撬动私人资本投资低碳领域的激励机制的例子是全球气候伙伴基金(GlobalClimatePartnershipFund,GCPF),一个由德国政府和德国国家开发银行联合发起的机制,现委托德意志银行管理,旨在筹资5亿美元,通过与本地金融机构合伙的形式,为13个新兴经济体和中等收入国家的低碳能源项目提供债权融资。美国政府海外私人投资公司(OPIC)最近的一个启动项目将为新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提供至少3亿美元,以撬动新兴市场可再生能源项目至少10亿美元的投资。

   

来源: 中国财经报  作者:  浏览次数: 4182

Website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