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媒称中国和欧盟共享环保雄心:共同担负全球领导角色

2017-08-02

西班牙《公众报》网站7月30日发表文章称,美国总统特朗普6月宣布退出《巴黎协定》。这也许带来了一种希望:欧盟和中国可以抓住这个黄金机会,共同担负其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领导责任。具体摘要如下:

对欧洲来说,这意味着一次180度的大转弯。在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欧盟的经历可以说非常灰暗。当时,欧盟缺席了重要的谈判。美国和巴西、南非、印度、中国等新兴大国达成了一项协议。此后,美国和中国于2014年发表了《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该声明被认为是促成《巴黎协定》的重要转折点。

《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的发表对欧盟的谈判者意味着一次重大失败,因为欧盟从始至终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发挥了非常突出的作用。欧盟履行了其对《京都议定书》的承诺,并在经济上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问题,而且欧盟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之前也曾怀有雄心壮志。但是,中美必须要克服一个心理障碍。全世界的目光都在盯着美国和中国,因为它们是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者,而且中美之间存在角力,这意味着如果没有另一方的合作,中美都不会独自向前迈出一步。

如今,中国和欧盟在气候变化问题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拥有更多的共同利益。中国和欧盟目前的共同目标是防止《巴黎协定》蒙受新的损失:俄罗斯、土耳其和沙特仍没有完全排除退出《巴黎协定》的可能性。

中国和欧盟正处在担负起气候变化全球领导角色的有利地位。中国和欧盟都在履行巴黎气候变化大会承诺的道路上积极努力。中欧对化石燃料进口的依赖程度都很大,因此在能源“篮子”中大幅提升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关系到中国和欧盟各自的能源安全。如果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领导者,中欧便能利用这一机会在低碳排放能源和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等领域获得巨大的收益。

最后,中国和欧盟都对发展中国家作出了帮助它们应对气候变化的资助承诺。

为了让中欧气候变化合作带来真正的改变,中国和欧盟需要克服以下三个挑战:

第一,努力让世界以科学的方式走上“去碳排放化”的有效而可持续道路。这意味着推动尽早将“零排放”计划提交联合国的有关谈判机制。

第二,让全球统一的碳排放价格成为现实。根据最近的一份报告,有必要在2020年之前让每吨二氧化碳排放的价格达到40美元以上。如果不对欧盟和中国现有的碳排放交易体系进行改革,就无法达到这一目标。同时,双方还需要在碳排放交易体系的联系方面进行密切的外交合作。

第三,将中欧气候变化合作资金的数额提高数倍,以便填补美国退出《巴黎协定》留下的空白。

但遗憾的是,在这种良好的合作前景下,仍然存在一些阴云和困扰。从二十国集团会议可以看出,中欧围绕冶金行业的贸易紧张气氛有增无减。美国、欧盟和中国正在各自编织保护本方相关产业的保护网,而非为解决这一问题寻找经济、社会以及环境保护方面的解决办法。

 



来源: 参考消息网  作者:  浏览次数: 1257

Website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