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赤道:绿色债券前景可观

2018-12-07

“截至10月31日,今年以来国内一共发行了绿色债券1252亿元。预计全年规模相比去年可能略有下降。”联合赤道环境评价有限公司(简称“联合赤道”)绿色金融事业部总经理刘景允表示,虽然目前绿色债券发行金额同比有所下降,但是发行主体日益丰富,政策利好不断,未来绿色债券发展非常乐观。

今年发行规模将略降

据联合赤道统计,2018年1至10月,国内一共发行了绿色债券1252亿元。“到今年年底,预计规模跟去年相比可能略有下降。”刘景允说。

刘景允表示,今年债券市违约时间频发,发行成本比较高,对债市场影响比较大;与此同时,发行人类型发生变化,商业银行发行的绿色金融债占比下降,非金融企业,特别是工业企业发行绿色债券的数量越来越多。

刘景允预计今年发行规模降幅不会太大。他说:“兴业银行刚刚发行了两期共600亿元的绿色金融债,会把2018年的规模带动起来,全年规模估计在1500亿~2000亿之间。2018年规模下降了,但发行人家数和期数并没有太大变化。据我们统计,截至10月31日,发行人机构的数量为65家,而去年一年是67家。”

绿色债券未来乐观

刘景允介绍,2016年到现在,有三分之二的绿色债券跟同期同评级的非绿色债券相比,具有成本优势,优势集中在20~50个基点。

刘景允说:“现在政策推动力度越来越大。地方政府推出了很多激励政策,比如5省8市的试验区,对本地发行绿色债券的企业和金融机构给予补贴和奖励。湖州每年最高50万元、千分之一资金额度的补助,广州花都也是给予发行债券金额百分之一、每年最高100万元的补贴。”

他透露,一些非试验区今年政策力度也非常大,各个省份都陆续推出了政策。比如厦门,发行10亿元以上可获得300万元的奖励。江苏贴息30%,持续时长2年,每只每年最高不超过200万元。这些奖励对于财务费用、中介机构的成本,都有很大的补贴作用。

刘景允表示,绿色债券的发展也受到缺乏绿色投资人的制约。他说:“国内的投资者对绿色债券的偏好,不像国际上那么明显和突出。如果能培养出一批真正的绿色投资人,对绿色债券成本下降的作用是比较大的。希望可以适当减免对投资人投资绿债的税收,降低对于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的风险权重。”

来源: 摘编自中证网  作者:  浏览次数: 1186

Website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