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个公园城市指数发布 向世界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2020-10-26

10月24日,第二届公园城市论坛在成都举行,当天,四川天府新区管委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天府新区成都党工委书记刘任远与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长孙安军共同发布全球首个《公园城市指数(框架体系)》。

《公园城市指数(框架体系)》由天府新区联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编制,是对公园城市理论的深化阐释,是公园城市工作的度量标尺,是公园城市推广的框架基础。

《公园城市指数(框架体系)》植根于天府新区近三年来公园城市建设的生动实践,聚焦和谐共生、品质生活、绿色发展、文化传扬、现代治理5大维度,从15个方面为公园城市建设提供目标导航和度量标尺,力求体现前瞻视野和共向追求,在深化公园城市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上开展先行探索。

image.png

《公园城市指数(框架体系)》示意图 供图 天府新区成都党工委党群工作部

同时,公园城市指数在研究过程中,广泛吸收纽约、伦敦、东京、上海等世界先进城市的远景发展共识,结合天府新区在公园城市领域的先行实践,不断提炼、总结、深化形成“1-5-15”(一个目标、五大领域、十五个指数)《公园城市指数(框架体系)》。作为全球首个权威发布的公园城市指数,该指数将有利于世界城市更加深入地理解公园城市内涵,有利于明确公园城市的具体工作该如何系统化开展,有利于凝聚更多共识以向世界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一个目标是“和谐美丽、充满活力的永续城市”;五大领域即“和谐共生、品质生活、绿色发展、文化传扬、现代治理”;十五个指数是“安全永续、自然共生、环境健康、城园融合、田园生活、人气活力、生态增值、生态赋能、绿色低碳、文化传承、文化驱动、开放包容、依法治理、基层治理、智慧治理”。

此外,在公园城市指数的框架体系下,天府新区结合自身特点进一步深化形成45组公园城市特色指标体系,与各部门工作深度结合,作为天府新区公园城市建设的度量标尺和实施指南,为其他城市提供先行样例,将公园城市这一新发展范式广泛推广,让更多城市能够理解、认同公园城市。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在论坛上表示,现在发布的《公园城市指数(框架体系)》是1.0版本,以后还会不断充实,会根据全国、全球的情况对指标进行调整,并持续跟踪,对全球城市进行排序,但排序并非重点,重点在于提倡的价值理念。

来源: 国际在线  作者:  浏览次数: 954

Website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