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风险迫在眉睫 ——麦肯锡公司气候风险报告简介

2020-11-05

2020年1月,在以《巴黎协定》为框架的新阶段国际气候合作开启之际,国际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发布了《气候风险与响应:现实危害和社会经济影响》报告,评估未来30年气候变化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警示气候风险,推动应对行动,具有较高借鉴意义。

一、报告概况

此报告针对不采取减碳措施,使2100年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比工业革命前升高3~4倍,大气辐射强迫达到8.5瓦/平方米的高碳排放情景(RCP8.5),进行了气候模拟和经济预测,基于印度与地中海地区的生活及工作条件、非洲农业发展、美国佛罗里达州房地产市场及利益相关方的连锁反应、越南胡志明市的洪水灾害、全球粮食系统的可靠性、全球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气候压力和全球自然资本的红利减少等9个地区性与全球性案例,分析气候变化从现在到2050年将给全球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严重影响。

此报告有6项主要结论。一是气候变化已在全球许多地方产生重大影响,受影响地区的数量和范围仍在扩大。二是这些影响很可能是非线性的,将产生连锁反应。三是通过作用于人类以及全球的实物资产和自然资本,气候变化将产生重大社会经济影响。四是金融业市场可对受影响地区进行风险识别,采取资本配置和保险等措施。五是人均GDP较低的国家和地区普遍面临更高的气候风险。六是应对气候风险需加强系统性的风险管理,加速开展适应和减碳行动。

本报告是麦肯锡自2007年提出全球减碳成本曲线,为全球行业行动发挥重要引导作用后,汇集其内外多方力量所形成的又一力作。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编写的《气候变化2014:影响、适应和脆弱性》报告更侧重科学研究认识相比,它更侧重经济学和管理分析,运用“从微观到宏观”的分析方法,考察微观经济学层面的产业发展趋势,以更好认识影响商业决策和公共政策的宏观经济学层面驱动要素。因此,本报告对开展应对气候风险的具体行动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并为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2020年会将气候变化列为主要议题之一提供了重要支撑。

二、气候风险已现实存在并在不断加剧

(一)现实危害。气候系统的平均状态即使微小变化,也会显著增加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强度。19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平均气温已上升了约1.1℃,在RCP8.5情景下,到2050年还将上升1.5~5℃,导致极端降水、飓风、干旱、致命热浪、供水不足等人们感受强烈的急性气候危害更为多发和剧烈,海平面上升等慢性危害也将更为明显。

(二)主要特征。一是增长性,风险程度将继续提高。二是空间性,气候危害在各地表现不一。三是不稳定性,气候继续变暖将加剧气候风险。四是非线性,生物生理系统、生态系统和各种人造系统都是在适应过去气候条件下形成的,气候危害一旦突破适应临界点,所产生的影响将会非线性放大。五是系统性,尽管气候变化的直接影响是地区性的,但通过相互连接的社会经济系统和金融体系,可产生跨地区和跨行业的连锁反应。六是递减性,对气候危害,发达国家和地区因适应能力强而所受影响相对小,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尤其是贫困人群更为脆弱。七是准备的不充分性,已采取的应对措施不足应对不断加剧的气候风险。

三、气候变化已产生愈发严重的社会经济影响

(一)气候变化严重威胁生存和发展

一是生存及工作环境。热浪等气候灾害将影响人类健康和户外工作能力。如:在RCP8.5情景下,到2050年,将有7~12亿人受到致命高温威胁,且因高温高湿,全球平均工作时间将减少15%~20%,疾病媒介的传播速度也将加快。

二是粮食系统。粮食是人类生存的根本,还作为大宗商品深入影响全球经济和金融体系。如,在RCP8.5情景下,受频发的干旱、洪涝和极端天气的威胁,到2050年,小麦、大米、玉米和大豆等农作物的年产量减产10%及以上的概率将从6%升至18%,全球粮食很可能从增产变为减产。

三是实物资产。加剧的极端降水、洪水、飓风和森林火灾等气候灾害将破坏各种基础设施,降低其服务能力和增加服务成本,进而波及依赖这些基础设施的各行各业。如,2017年,哈维飓风给美国造成总计约1250亿美元的各种损失;在RCP8.5情景下,预期仅河流洪水造成的全球资产损失从现在到2030年就将翻倍,到2050年升至4倍。

四是自然资本。冰川加速融化、海洋变暖、海平面上升、森林火灾等气候危害将使全球的生态系统发生改变,进而威胁人类和其他物种的生存。如,喜马拉雅冰川的加速融化将使2.4亿甚至更多人口缺水;在RCP8.5情景下,到2050年,海洋变暖将使全球渔业捕捞量和营收分别下降约8%和10%;对比1901-1925年的全球气候分布,现已有25%的全球陆地面积出现了气候类型改变,到2050年可能升至45%,届时几乎所有国家都可能面临生态变化风险,进而威胁当地的生态服务、畜牧业发展和物种栖息。

(二)气候变化的影响在不同国家和地区表现不一

此报告基于RCP8.5情景,分析未来30年气候变化对覆盖全球90%人口和GDP的105个国家和地区的影响,发现他们在生存及工作环境、粮食系统、实物资产和自然资本的四方面表现中,各自至少有一方面受到严重影响,尤其是人均GDP较低的国家和地区,通常由于气候条件更接近危险临界点,且更依赖户外工作和自然资源,加之缺少资金来开展适应气候变化的行动,可能面临更大的气候风险。此报告认为,我国在未来30年将面临较大气候风险,其中,在生存及工作环境方面,面临暴露在致命高温下人口数量增加的高度风险、高温高湿下户外工作时间增加的中度风险和水资源压力加大的较轻风险;实物资产和自然资本均面临高度风险;粮食系统面临中度风险。但国内有关研究认为,我国今后的水资源压力也很大。

(三)不断加剧的气候风险可能引发经济和社会动荡

一是突发性的政策调整。为应对现实与预期的严重气候风险,可能需进行较大政策调整,从而造成市场不稳定和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二是突发性的资产再定价和资本配置。如果资本市场参与者未把气候风险可能导致资产贬值的因素纳入投资决策考虑,市场很可能会在严重灾害导致突然发生资产再定价时,出现资产价格崩溃。如,飓风将给沿海房地产行业带来巨大损失,造成保险费激增和资产贬值。资本市场还应预期,今后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一些地区和行业可能难以获得长期融资或增加融资成本,相关信用评级、信息披露及规章制度可能发生变化,还可能出现市场的不确定性增加、流动性降低等情况。此外,气候变化导致的资本市场下行风险具有非周期性,很可能成为一些地区和行业的长期结构性风险。

三是气候移民和资产转移。此报告指出,据挪威难民理事会统计,自然灾害在2008~2018年造成了2.65亿人迁移;世界银行预测,到2050年,气候变化可能导致拉丁美洲、南亚、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1.4亿人迁移。气候变化尽管不是影响人口迁移的唯一因素,但可能放大贫困、战争及其他冲突等因素的作用,因此,美国国防部在2014年就已将气候变化认定为一个“威胁乘子”和“不稳定的催化剂”。

四、应对气候风险需积极加快行动

一是将气候风险认识纳入决策。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和商业领导者应正确认识气候变化危害,推动开展有效降低气候风险的行动。如,城市的建设规划、金融机构的投资组合设计和商业机构的资产配置、产品服务及供应链管理设计,都应把气候风险认识纳入其中。同时,还应关注应对气候风险可能带来的产业调整和新兴产业发展机会。

二是加快适应气候变化行动和扩大适应范围。需要进一步强化适应措施,保护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提高气候韧性,减少在气候风险中的暴露,发展保险和金融支持工具,以及为此开展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动员资金支持适应行动尤为关键,为此应加强公共与私营部门合作和加强与国际机构的合作,同时,可通过采取适当干预措施,提高生态系统的适应能力。

三是大规模减碳。只有采取大规模减碳行动和实现全球净零碳排放,才能从根本上遏制气候变暖和气候风险。


来源: 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管理中心  作者: 谭正言 浏览次数: 4755

Website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