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专家学者期盼两国更紧密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危机

2021-05-21

在中国人民大学,2021中美公共外交论坛的线下会场,中国专家正在研讨中。新华社记者 魏梦佳 摄

新华社北京5月20日电(记者魏梦佳)上月,中美两国达成应对气候危机联合声明,重启中美气候变化对话合作渠道。在日前举办的“2021中美公共外交论坛”上,多位专家学者表示,中美两国作为碳排放大国,将成为解决全球气候问题的主要推动力量,期盼未来更紧密合作,以带动各方共同加强减排,为推进全球气候治理作出贡献。

此次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主办。30多位中美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围绕“中美环境交流与碳中和愿景的共建”“中美公共外交的作用、现状与未来发展”等议题展开交流。

“气候变化是美中当前最重要的合作领域之一,多年来在这方面我们有着很好的合作基础。”美国知名智库布鲁金斯学会气候变化研究项目主任大卫·维克多说,美中在气候变化领域加强合作,不仅因为两国都是碳排放大国,还在于两国的合作可带动各国共同应对气候危机。

“美中将是解决全球气候问题的主要推动力量。”在他看来,未来两国需创新合作模式,“不仅要发表联合声明,还要让双方企业共享技术和投资。”

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2021中美公共外交论坛上,中美专家通过视频对话交流。新华社记者 魏梦佳 摄

尽管中美在气候问题上存在共识,但合作面临的困难依旧存在。中国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李俊峰认为,中美在合作中应坚持“求同尊异”的原则,尊重对方的国情和选择来实现碳中和,只有加强相互理解、共同努力,气候变化合作才能走得长远。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院长王毅认为,中美气候合作首先要增加交流和互信,避免误解,同时也要加强公共交流以促进多元化合作,回归科学和理性。在他看来,未来的创新发展不仅是科技创新,还包括气候政策、外交合作模式上的全面创新。“中美气候合作要从共识走向行动。”他说。

部分专家认为,中美两国在第三方市场的减排合作上前景广阔。通过合作帮助一些缺乏资金和技术的发展中国家实现碳中和,有助于推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气候变化需要所有国家共同努力才能应对。”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丹尼尔·施拉格说,在清洁能源领域,很多国家的开发水平较低,为电能付出很高的价格。因此,在第三方市场进行可再生能源融资,是美中接下来可开展合作的领域。他认为,两国应建立合作与竞争并存的金融模式,帮助其他国家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许勤华教授表示,中美在第三方市场的合作应在绿色发展、融资等领域为提振世界经济、保护环境作出新贡献。



来源: 新华社客户端  作者: 本站 浏览次数: 2315

Website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