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FUND
2021-06-28
聚焦能源领域创新,两大创新联合体近日在北京成立。据悉,由中国华能集团牵头,入驻未来科学城“能源谷”的华能清能院具体负责实施的海上风电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CCUS(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创新联合体同时成立,将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
近年来,海上风电技术推动了更多绿色新能源诞生。在海上风电领域,华能清能院正努力打造风机优化、基础优化、电力系统、智慧运维、国际标准“五位一体”的世界一流、国内领先的海上风电技术体系。
此次成立的海上风电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也聚集了精兵强将。联合体由中国华能、东方电气、中国船舶、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华北电力大学等23家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组成,将就提升我国海上资源评估、一体化技术、风电机组、柔性输电、场群控制、智能运维、能源岛开发技术水平开启联合攻关。
同时成立的另一个创新联合体则关注CCUS技术。所谓CCUS,就是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即把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提纯,继而投入到新的生产过程中,实现循环再利用。目前,这项技术已在多领域应用落地。其中,华能清能院已开发出多项首台(套)碳捕集装置,创立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二氧化碳捕集理论和成套技术体系。
此外,这项技术还能让老油田获得新生。目前,在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多个油田试点应用的CCUS技术,用更容易进入岩石微孔隙中的二氧化碳替代传统用水,注入油层驱赶原油,相当于打开了微孔隙和井筒之间的空间通道,从而提升原油产出效率。据测算,二氧化碳驱油效率比水提高近40%,每注入1吨二氧化碳,平均增产原油0.8吨左右。总体来说,一般可提高原油采收率7%至15%,延长油井生产寿命15至25年。
据悉,CCUS技术创新联合体由中国华能、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和中国标准院等17家单位组成,以提升我国CCUS技术产业化设计、建设和运营能力,实现装备国产化,掌握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关键核心技术为目标,并将为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其相关政策和标准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