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热议气候变化下的商机,未来还需落实行动发挥资本的力量

2021-12-15

国际金融论坛(IFF)第18届全球年会12月初在广州举行。会议以“全球挑战下的可持续发展:竞争、变革、合作”为主题,期间由国际金融论坛(IFF)和保尔森基金会共同组织了全球气候投融资峰会。峰会邀请来自能源、环境、金融等行业的专家及行业领袖共同探讨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下的商机。

国际金融论坛(IFF)理事、保尔森基金会副主席兼总裁戴青丽(Debroah Lehr)主持了峰会讨论。在开场致辞中戴青丽表示,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市场孕育着巨大的商业机会。从全球来看,私营企业在应对气候变化相关领域的投资越来越多。在过去一年里,全球知名投资机构,包括淡马锡、TPG、高盛与贝莱德等均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设立了新的基金用于相关投资。高盛的一份报告显示,在未来的10-20年内,围绕环境相关的产品、服务、投资以及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创新和解决方案将创造约1300万个就业机会。

IFF 学术委员、亚洲开发银行(ADB)前资深副行长宾度·罗哈尼(Bindu N. Lohani)表示,气候变化问题需要公共和私营部门协调努力,以扩大技术投资并推动创新。公共部门应提高基础设施对气候变化影响的适应性和韧性,同时为私营部门开发更多可融资的项目,创建满足公私投资需求的创新融资结构。

中美绿色基金董事长徐林对中国的绿色金融的激励机制提出两点建议。第一,需要将投资机构与企业绿色低碳投资的外部收益,内化成投资机构与企业的实际收益;第二,中国政府需将现行的能源价格体制进一步市场化。徐林表示,为实现“30·60”双碳目标,中国需要提高能源效率,逐步取代和淘汰煤炭,并鼓励技术创新,以进一步减少“难以减排”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

与会专家认为气候变化的风险将给企业带来转型机会,而这样的转型也将带来很多的商机。国际金融协会可持续金融董事总经理索尼娅·吉布斯(Sonja Gibbs)明确了三个推动私营部门开展气候风险管理、脱碳和气候变化业务的驱动因素:客户对气候友好型产品和服务的“自下而上”需求;“自上而下”的法规要求公司披露其与气候相关的措施和行动;以及来自公司承诺减少碳足迹的约束力。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董事长赖晓明表示,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通过市场交易形成的碳价格信号引导资金、技术投向应对气候与减排市场。中国的碳市场刚刚起步,还有许多工作要做。目前中国的碳市场仅纳入了发电行业,未来还需要纳入如钢铁、有色冶炼等八大行业;未来将逐步纳入非控排企业,即非履约企业,与投资机构;加快推动企业提升碳管理能力,建立碳管理体系;加快国内碳市场产品的多元化创新,积极探索衍生品市场;建立碳排放市场和其他市场的联动等。

尽管今年受到全球大流行病的影响,金融界依然加大对净零承诺的努力,ESG相关的资本流动已加速并将继续增长。淡马锡集团ESG投资管理董事总经理朴炅娥(Kyung-Ah Park)建议了在企业承诺之外促进全球向净零转型所需的措施。她强调,首先应当有更多的政府加入建立碳定价体系,其次是鼓励金融结构创新,最后需要全球的协调合作并建立伙伴关系。

保尔森基金会由美国前财长亨利·保尔森于2011年创建,是一家无党派、“知行合一”的独立智库,致力于在快速演变的世界格局下培育有助于维护全球秩序的中美关系。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基于这一现实,保尔森基金会的工作主要聚焦中美,在经济、金融市场、环境保护和政策倡议的交叉领域开展工作,注重助力平衡的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保尔森基金会总部设在芝加哥,并在华盛顿和北京设有办事处。

国际金融论坛(IFF)是总部设在中国北京的非营利、非官方独立国际组织,2003年10月由中国、美国、欧盟、联合国等20多个国家、地区及相关国际组织的领袖共同发起成立,是全球金融领域高级别常设对话、交流和研究机构,被誉为全球金融领域的“F20(Finance 20)”。国际金融论坛(IFF)创立至今,已举办了17届全球年会。

来源: 中国日报网  作者: 本站 浏览次数: 6610

Website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