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放心吃肉!素食缓解气候变化作用有限

2022-01-04

“中国人每吃一块肉,亚马孙雨林里就冒出了一股烟。”这一句话让植物性饮食成为了中国群众的眼中钉。网上对于素食行动的声讨一浪高过一浪,或是觉得西方对于中国人吃饱吃好抱有不满,或是认为这是植物肉厂的阴谋。推测动机并无意义,我们需要明白的是:植物性饮食,或者说素食主义,究竟能不能带来他们声称的那些好处?

素食主义者选择这种生活方式的原因多种多样,最主要的原因是动物福利及环境友好。他们认为,集约工厂化的畜牧业给动物带来大量的痛苦。主要论据是:你不会亲自开膛破肚一只可爱的狗狗,所以牛、羊、狗、猪也不应该遭受相同的待遇。笔者认为伴侣动物和畜牧业的动物差别较大,因此在此不做更多讨论。但工厂化的畜牧业的确带来了抗生素滥用问题,动物福利也确实是我们需要纳入粮食生产考量范围内的一环。

而环境友好方面,素食主义的体现则比较曲折。直接影响包括畜牧业造成的环境污染(如草甘膦和肥料等对河流及土壤的污染)和海洋捕捞对于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等等。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估算,畜牧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约占全球总排放的18%,属于庞大的碳排放系统。化肥、农药和能源投入,养殖环节的肠胃发酵都是大头。但农业和畜牧业的间接影响其实更加显著。有数据显示,肉类和奶制品的生产已经占用了地球30%的陆地面积,70%的农业用地。目前豆类作物的80%都进入了动物的口中,成为了饲料里的蛋白质来源。因此,假如减少肉类产品的生产,理论上可以减少甲烷排放,还能缓解森林毁坏的现状。

但,情况真的这么简单么?让我们把镜头拉回正在冒烟的亚马孙雨林,看看在这片土地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肉是不是罪魁祸首?

根据全球见证(Global Wintess)调查显示,停止将雨林转变为生产牛肉的牧场,可以将巴西的农业碳排放量减少69%[1]。这背后的原因主要是:牛肉公司对于存在毁林现象的牧场视而不见,依旧收购着“黑”牛肉。但情况本不必如此。牧场使用几年后因退化会被遗弃,牧场主会再次砍伐新的林地作牧场。实际上他们也可以选择修复退化的牧场,不再破坏雨林。研究人员估计,亚马孙地区1200万公顷退化牧场如果重新恢复,每年可以产出1770万头牛,同时也能减少对新牧场土地的需求[2]。更何况,在饲料作物的种植中,还存在原住民刀耕火种的情况,进一步加大了森林的滥砍滥伐[3]。因此,想要防止森林的进一步退化和砍伐,我们首先要做的是让当地人民采取轮作的、可持续的农业,而非先减少肉类摄入。

1996年到2014年亚马孙毁林及牛群,大豆生产情况。2004到2014年牛群及大豆逐年增长,森林砍伐也在下降。

在2004年至2012年期间,由于巴西当局加强了环境监管,同时奖励亚马孙流域的社区另寻创收方法而不必开垦雨林,亚马孙雨林遭受的破坏因而急剧下降,而畜牧业则逐年向好[4]。这说明森林砍伐与畜牧业的发展并不冲突。在这种时候说“要少吃肉”,无疑是忽视了主要矛盾,抓了次要矛盾。

谈完巴西,放眼全球。农业及畜牧业的影响,要从来龙去脉开始分析。涉及肉类的排放主要有两类:甲烷和饲料作物种植造成的土地改变。粮食系气候变化中,土地变化(即森林砍伐和退化等)占38%,而甲烷排放占35%[5]。(2021,FAO)因此我们先从最近比较火热的甲烷减排谈起。

目前气候变化下,甲烷以及其他非二氧化碳气体都是关注度越来越高的话题。但是,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的甲烷减排路线图里,都没有提到畜牧业的甲烷排放。(COP26“全球甲烷承诺”解析:美国甲烷减排的表面功夫;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_对我国“十四五”加强甲烷排放控制的建议)。

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比起化石燃料排放的甲烷[6],畜牧业的甲烷本身就是碳循环的一部分。牛食用的牧草在瘤胃被发酵后,10-20年左右就能被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被牧草进行光合作用重新吸收,完成碳循环,这个过程是没有额外产生碳排放的。而燃料行业的甲烷则是把被储存的碳释放出来,更加急需解决。

不过,使用化肥、种植饲料作物都在产生碳,饲料的运输、奶牛养殖、牛的粪便处理、乃至产品运输(尽管占比很少)都会产生二氧化碳。这意味着我们不能掉以轻心,要通过营养调控,添加抑制甲烷生成的饲料添加剂,以及提高牧场管理水平等等方式来减少类似的碳排。笔者看来,此前比较流行的“奶牛共和国”(即,全世界有3亿头牛,这些的碳排放总量仅次于中国和美国,约为50亿吨)说法有些道理,但绿色创新手段可以让我们不减少畜牧业规模的情况下就进行减排,同时还能保证粮食安全,兼顾经济发展。这样两全其美的结果是爱肉食者更乐意看到的。

至于土地作用改变方面,素食主义者则认为,假如现在的饲料作物耕地都被解放出来,不仅能够减少我们的森林砍伐,更可以把留下的空间培育森林。以目前牛的主要饲料来源:大豆为例。当前,大豆种植面积超过18亿亩,居世界作物种植面积第四位[7](在美洲居第一位)据统计,80%左右的大豆产品最后进了动物的胃里。素食主义者表示,这样的能量转化效率很低,应该让人类直接食用这些蛋白,省去动物这个环节[8]。相对地,肉类产业的研究人员也认为,世界上有65%耕地是边缘耕地(中国则是50%),因为地形及其他原因只适合放牧或是种植饲料作物,动物并没有侵占我们的蛋白质,反而在提高我们的总体能量转化效率。放牧的牛可以改善环境,但假如只依靠放牧,牛群数量只能保持在现在的13%;假如对牛进行散养,因为有长肉之外的其他活动,在保证动物福利时反而转化效率不高……此类辩论无休无止,需要令起一篇讨论。

不过,笔者认为问题不在于动物究竟是不是占用了我们的宝贵耕地。粮食的总量是够全世界人拥有营养膳食的[9],但是粮食浪费和分配不均导致了饥荒肆虐[10]。所以这不是饲料作物占地太多的问题,而是现有的粮食分配不合理的问题。因此认为淘汰动物产业,耕地增多,就能养活全人类,未免太过于理想化了。

退一万步说,就算我们能接受餐桌上的肉全都换成豆制品,这些多出来的土地就能让我们碳中和么?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的联合报告,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可以提供一部分碳截存,但是假如我们维持目前化石燃料的排放,就算世界种满森林也只能让我们获得十年的喘息之机。

因此,涉及到缓解气候变化,减少森林砍伐,增加对畜牧业的绿色创新投资,才是最直接的手段。

不吃肉到减少碳排放之间,其实链条很长。假如素食的人多到影响市场,那么可能会对产业转型有一定的助推作用。但,无论是森林的增加还是碳排放的减少,都不只是减少肉食或改变饮食结构就能达成的。从生活方式改变只是我们拯救世界的第一步。在减少个人碳足迹后,我们要向市场和政府表示:我们关心气候变化。这样才能阻止决策端用环境换利益,才能让企业完成可持续发展目标。

【特别注明】:本文作者并未接受牛肉行业或是素食主义组织的任何赞助。本文作者已尽力排除有偏见的资料,如有问题请和作者联系。

文/Stan 审/YJ

[1] https://www.imaflora.org/downloads/biblioteca/Relatorios_SEEG_2018-Agro_Final_v1.pdf

[2] 世界自然基金会巴西分会(WWF Brazil)执行理事毛里西奥·沃伊沃迪奇(Mauricio Voivodic),2021.11.22

[3]http://ldmzyj.ajcass.org/UploadFile/Issue/fr0ftojs.pdf,(二)3,大豆种植造成的生态破坏

[4] https://www.inputbrasil.org/wp-content/uploads/2016/10/GTPS_BRAZILIAN-LIVESTOCK-OVERVIEW_v3.pdf

[5] https://news.un.org/zh/story/2021/03/1079852

[6] https://news.cau.edu.cn/art/2021/9/28/art_8779_786698.html

[7] http://www.zys.moa.gov.cn/mhsh/202105/t20210513_6367666.htm

[8] https://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9/9/349883.shtm

[9] https://www.fao.org/3/ca9692zh/CA9692ZH.pdf

[10] https://news.un.org/zh/story/2021/10/1092852


来源: 科普中国  作者: 本站 浏览次数: 7588

Website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