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气候行动有关的国际日

2022-06-03

设立国际日(也被称为世界日),是国际社会高度重视人类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一种方式。当前,气候变化问题已危及人类生存和发展,一些国际日的活动内容直接与此相关,还有一些国际日看似活动内容与气候变化问题距离较远,但也在主动衔接,共同推动着气候行动。国际日通常由联合国的专门机构或其他国际组织建议,经联合国大会(下简称联大)讨论后确定设立,也有由联合国的专门机构及其他国际组织根据自己的任务而确定设立。此外,还有若干活动日,虽属于由非政府组织或个人发起的民间活动,但已经拥有了全球性的认可、参与和影响。下面按日期顺序,对这些国际日和活动日一并进行梳理。

2月2日,世界湿地日(World Wetlands Day)。湿地的生态价值巨大,在保持水源、抵御洪水、控制污染、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诸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996年10月,《湿地公约》第19次常委会决定设立“世界湿地日”。2021年8月,第75届联大通过决议,将每年的2月2日定为“世界湿地日”,以促进提高湿地保护意识。

3月21日,世界森林日(World Forest Day)/国际森林日(International Day of Forests)。森林是人类的绿色保护神。1971年,在欧洲农业联盟的特内里弗岛大会上,西班牙倡议设立“世界森林日”并获一致通过,同年11月,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予以确认。2012年12月,第67届联大通过决议,将每年的3月21日定为“国际森林日”,以促进重视森林资源、协调人类与森林的关系、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月22日,世界水日(World Water Day)。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地球有71%的表面被水覆盖。1993年1月,第47届联大通过决议,将每年的3月22日定为“世界水日”,以唤起公众的节水意识,促进加强水资源保护。

3月23日,世界气象日(World Meteorological Day)。天气变化与人类生活和生产息息相关,天气变化的日积月累,进一步表现为长期的气候变化。1960年6月,世界气象组织(WMO)决定将每年的3月23日定为“世界气象日”,以唤起人们对气象工作的重视,推广气象学在航空、航海、水利、农业和人类其他活动方面的应用。

3月的最后一个周六,当地时间晚上20:30,地球一小时(Earth Hour)。节能有利于减少能源使用和因此产生的碳排放,2007年,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倡议举办名为“地球一小时”的全球性节能活动。首次活动于2007年3月31日晚间8:30在澳大利亚悉尼市展开。仅一年之后,“地球一小时”就被确认为全球最大的气候宣传活动之一,现已成为一项全球性并持续举办的活动。每年举办时,参与家庭及商界用户关上不必要的电灯及耗电产品一小时,以此来表明他们对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支持。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The World Earth Day)。这项活动最早出现于1970年的美国,由盖洛德·尼尔森和丹尼斯·海斯发起,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规模宏大的群众性环境保护活动,后影响逐年扩大、遍及全球,有力地推动了世界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2009年4月,第63届联大通过决议,将每年的4月22日定为“世界地球日”,以提高民众对于现有环境问题的意识,并动员民众参与到环保运动中,通过绿色低碳生活,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

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Biological Diversity)。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利用,包括所引发的气候变化问题,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已受到严重威胁。为此,国际社会签署《生物多样性公约》,此公约于1993年12月29日生效。1994年11月,此公约缔约方第一次大会建议将12月29日作为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以促进提高保护生物多样性认识、推动履约行动。2001年5月,第55届联大通过决议,将“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日期改为每年的5月22日。

6月3日,世界自行车日(World Bicycle Day)。自行车是一种简单、可负担、可靠、清洁和有利环境的可持续交通工具,是接受教育、实现保健和开展体育运动的工具。自行车作为可持续交通的象征,传播了促进可持续消费和生产的积极信息,并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中发挥着积极作用。2018 年 4 月,第72届联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的6月3日定为“世界自行车日”。

6月5日,世界环境日(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Day)。1972年6月,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全世界范围内讨论保护人类环境的会议,标志着人类环境意识的觉醒。出席此次会议的113个国家和地区的1300名代表建议将大会开幕日作为“世界环境日”。同年10月,第27届联大通过决议,把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以提醒全世界注意全球环境状况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危害,强调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

6月8日,世界海洋日(World Oceans Day)。世界上很多海洋国家和地区有自己的海洋日。2008年12月,第63届联大通过决议,将每年的6月8日为定“世界海洋日”,以推动关注人类赖以生存的海洋,体味海洋所蕴含的丰富价值,同时也审视全球性污染和鱼类资源过度消耗等问题给海洋环境和海洋生物带来的不利影响。

6月15日,全球风能日(Global Wind Day)。风能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2007年,在欧洲风能协会的协调下,每年的6月15日被定为“欧洲风能日”,欧洲国家纷纷举办各种活动,提高人们对风能的认识,倡导充分利用清洁能源,保护环境,实行可持续发展。随后,风能日活动逐渐扩展到更广大的地域,发展成为了“全球风能日”。

6月17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World Day to Combat Desertification)。荒漠化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等因素使干旱、半干旱和具有干旱灾害的半湿润地区的土地发生了退化。1994年12月,第49届联大通过决议,将每年的6月17日定为“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旨在进一步提高世界各国人民对防治荒漠化重要性的认识,唤起人们防治荒漠化的责任心和紧迫感。

7月11日,世界人口日(World Population Day)。1987年7月11日,世界人口达到了50亿。1989年12月,第44届联大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理事会建议通过决议,将每年的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以引起国际社会对人口问题的重视。

9月7日,国际清洁空气蓝天日(International Day of Clean Air for Blue Skies)。2019年12月,第74届联大通过决议,将每年的9月7日定为“国际清洁空气蓝天日”,提高公众意识,促进和推动改善空气质量的行动。 

9月12日,联合国南南合作日(The United Nations Day for South-SouthCooperation)。南南合作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基于共同的历史遭遇和独立后面临的共同任务而开展的相互之间的合作,实质是面对不平等的南北经济关系,实行联合自强,共同发展。2003年12月,第58届联大通过决议,将每年的12月19日为“联合国南南合作日”,以增强人们对南南合作重要性的认识。2011年12月,第66届联大通过决议,将此纪念日的日期改为9月12日。

9月16日,国际保护臭氧层日(InternationalDay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the Ozone Layer)。臭氧层能吸收99%以上对人类有害的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免遭短波紫外线的伤害。1974年,科学家发现大气臭氧层已遭到严重破坏,长期发展下去,将严重影响全球气候、生态平衡和农业生产。1995年1月,第49届联大通过决议,将每年的9月16日定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经世界各国共同努力,保护臭氧层已成为迄今人类最为成功的全球性合作。

9月的第三个周末,世界清洁日(Clean Upthe World Weekend)。这是一个国际性的社会行动,没有一个作为中心的组织机构,参与者以志愿者为主,旨在影响人类行为模式,以应对世界上的陆地失控垃圾以及海洋垃圾问题。1987年澳洲人伊恩基南发起了“清洁悉尼港日”活动,1990年扩展为“清洁澳大利亚日”活动,后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支持下,1993年进一步发展为“世界清洁日”活动。

9月22日,世界无车日(World Car Free Day)。这项活动旨在鼓励人们增强环保意识,了解汽车对城市环境造成的危害,以及在市区使用公共交通工具、骑车或步行。1998年9月22日,法国35个城市的市民自愿发起在当天不用私家车的活动,这一天成为了法国首个“市内无车日”。2000年2月,这项活动被欧盟纳入其环保政策框架,9月22日也因此成为“欧洲无车日”。此后,这项活动迅速扩展到全球其他地区,成为了“世界无车日”。

9月26日,世界海事日(International Day of Navigation)。这项活动最早为引起人们对船只安全、海洋环境和国际海事组织的重视,现关注领域已扩展到绿色航运。1977年11月,国际海事组织第10届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的3月17日定为“世界海事日”。1979年11月,国际海事组织第十一届大会决定作出修改,由各国政府自行确立“世界海事日”具体日期。在我国,经国务院批准,自2005年起,每年的7月11日为中国“航海日”,同时作为“世界海事日”日期。

9月29日,国际粮食损失和浪费问题宣传日(International Day of Awareness of Food Lossand Waste)。粮食的损失和浪费涉及粮食生产、销售、消费全流程,对最弱势人群获取粮食、温室气体排放、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增长,都有负面影响。2020年8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决定,2021年9月29日为首个“国际粮食损失和浪费问题宣传日”,以推动国际社会加快落实行动,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

10月的第一个星期一,世界人居日(World Habitat Day)。在人口迅速增长的压力下,人们的居住环境不断恶化,人居问题因此越来越受到关注。面对种种挑战,为唤起各国政府和全社会对解决人居问题的重视,号召全世界为人居发展作出努力,1985年12月,第40届联大通过决议,确定每年10月的第一个星期一为世界人居日。近年来,气候变化问题也受到这项活动的关注。

10月13日,国际减少灾害风险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Disaster Risk Reduction)。自然灾害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严重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威胁人类的生存。1989年12月,第44届联大通过决议,规定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为“国际减少自然灾害日”,在1990至1999年的“国际减少自然灾害十年”期间每年都在此日开展纪念活动。2009年12月,第64届联大通过决议,将“国际减少自然灾害日”改为“国际减灾日”,并将日期改为10月13日。“国际减灾日”旨在提高人们对如何采取行动,减少灾害风险的认识。2019年1月,第73届联大通过决议,将“国际减灾日”改为“国际减少灾害风险日”。“国际减少灾害风险日”旨在进一步提高公众对减少灾害风险的认识。

10月14日,世界标准日(World Standards Day)。标准化在全球经济活动中发挥着基础性的重要作用。1946年10月14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成立。1969年9月,ISO理事会通过决议,将每年的10月14日定为“世界标准日”,以提高国际各界重视,并促进国际标准化工作适应全球的商业、工业、政府和消费者的需要。1970年10月14日,“世界标准日”活动首次在世界范围内开展。

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World Food Day)。“民以食为天”,粮食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中不可替代。1979年11月,联合国粮农组织第20届大会决定,从1981年起,将每年的10月16日定为“世界粮食日”,以引起人们对全球粮食短缺问题的重视,敦促各国采取行动,增加粮食生产,与饥饿和营养不良作斗争。

10月24日,世界发展宣传日(World Development Information Day)。改进新闻传播和舆论动员,特别是针对青年人的宣传,有利于各方更加关注各类发展问题,从而促进有关发展问题的国际合作。1972年12月,第27届联大通过决议,将每年的10月24日为“世界发展宣传日”。

10月31日,世界城市日(World Cities Day)。2010年10月31日,上海世博会高峰论坛上发布的《上海宣言》倡议提出,将10月31日上海世博会闭幕之日设为“世界城市日”,让上海世博会的理念与实践得以永续,激励人类为城市创新与和谐发展而不懈追求和奋斗。2013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决定自2014年起,将每年的10月31日定为“世界城市日”。这是中国首次在联合国推动设立的国际日,获得了联合国全体成员的支持。

11月10日,争取和平与发展世界科学日(World Science Day for Peace and Development)。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宣布每年的11月10日为“争取和平与发展世界科学日”。这项活动旨在强调科学在社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让广大公众参与新兴科学问题讨论的必要性,以及科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和相关性。近年来,气候变化问题也进入了这项活动的关注范围。

12月7日,国际民航日(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Day)。1992年9月,国际民航组织(ICAO)第29届大会决定,自1994年起,将每年的12月7日定为“国际民航日”,以推动全球进一步认识国际民航在各国社会和经济发展中重要性,同时强调在国际航空运输的安全、高效和正常运转等方面,国际民航组织所发挥的促进作用。近年来,减碳已成为国际航空业发展的一个关注热点。



供稿: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管理中心 冯林琳


来源:   作者: 本站 浏览次数: 5412

Website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