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麒敏:推动中小企业降碳,第三方或平台企业能发挥较大作用

2022-10-18

面对中小企业减碳的难点和痛点,科技会产生怎样的助力?平台和大企业如何带动、帮助中小企业减碳?针对以上问题,10月14日,21世纪经济研究院联合阿里巴巴共同举办科技助力中小企业减碳沙龙。在沙龙上,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战略规划部主任柴麒敏表示,中国呈现比较重的生产性碳排放特征,大概70%到80%的排放主要来自于生产侧,未来在生产侧结构性碳排放的变化中,中小企业可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增长来源。

柴麒敏认为,中小企业需要关注国内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之外,可能还要更多关注国际相关行业标准的这种提升,这些门槛、壁垒可能会对产业产生深远的影响,很大程度上与标准制定、未来行业的话语权有非常大的关系。

推动碳达峰碳中和过程中数字化技术能带来什么影响?

柴麒敏表示,一方面是数字化技术本身会带来增耗效应,另一方面数字化技术能带来效率优化效应。在效率优化效应方面,第一类效应是来自于数字技术本身效率的进步;第二类效应是数字化对很多产业链效率的改进,主要体现在物料循环利用以及整体产业链的优化;第三类效应是数字化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现有的生产模式,比如离散制造极大地改变了工厂的生产模式。

中小企业很难在现阶段通过大规模技术创新以及系统性的改造来解决降碳问题。而数字化的平台,对中小企业减排增效是很有意义的。未来在推动中小企业降碳方面,第三方或者平台企业能发挥比较大的作用,它很大程度上能够化零为整,更好地将单一的问题通过一些共性的方式集聚起来综合处理,很大程度上能够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随着国际贸易领域绿色约束越来越多,很多中小企业的进出口业务会面临较大挑战,尤其是2027年欧盟将推行碳关税,这将对国内中小企业产生哪些影响?

对此,柴麒敏表示,并不是欧洲有碳关税政策或其他相关的政策,国内就需要被动地应对,不能因为仅仅涉及出口贸易这部分,国内所有企业的都调整,这个成本代价是非常大的,国内制造业整体的竞争力会大幅受到影响。

“首先我们在立场上是坚决反对的,而且这个单边措施会影响到巴黎协定的实施,会对全球的贸易产生比较大的影响。”柴麒敏表示,巴黎协定等一系列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机制,提出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强调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有不同的责任,设定了不同的目标。当然,国内的企业也要了解欧盟碳关税的规则,这需要国际认证评级第三方服务机构的支持。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 本站 浏览次数: 1229

Website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