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持续变暖,极端天气增多,城市能做些什么?

2023-02-17

“人类活动特别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全球约2/3的排放都与家庭排放有关系。”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近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家气候中心对今年国家总体气候状况有一个初步的研判,认为今年全国气候年景总体偏差,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仍然呈现出多发强发态势。

近年来,全球气候持续变暖,极端天气增多。全球有一半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当极端天气来袭,城市该如何改善硬件、完善软件,抵御住风险?如何主动谋划、降碳减排,为人类构建起一个更加安全的屏障?为此,记者采访了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学院院长俞孔坚、伯明翰大学副教授单钰理。

推动城市“硬件”转型,提高城市韧性

城市就像一个生命体,硬件相当于城市基础设施,在回答城市如何应对气候变化这张考卷中,一座更具韧性的城市,应在“硬件”上“下功夫”,优化城市“硬件”布局,提高城市韧性。

海绵城市、低碳城市、适应性城市……这些年,国内催生了一系列城市建设规划概念。它们都是韧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视作韧性城市的具体措施。

韧性城市并不是新的概念,在北京、上海等城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中,均有“提高城市韧性”的相关表述。简单来说,韧性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凭借自身的能力抵御极端天气带来的影响,减轻损失,并且迅速从中恢复的城市类型。

那么,增强城市韧性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在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学院院长俞孔坚看来,应该在未来城市规划中提高标准,推动“灰绿”结合,以及灰色基础设施向绿色基础设施转型,提高城市韧性。

顾名思义,“灰色基础设施”是指基于工业技术和材料的防洪排涝工程、农田水利工程以及城市的防洪排涝工程等。这些由钢筋水泥和管道等建成的设施没有生命,因此被称为“灰色基础设施”。

俞孔坚举例说,我们的城市很脆弱,城市的抗风险能力不断受到关注。以城市遭受暴雨、洪水为例,一些城市没有适应洪涝灾害的基础设施,最常规的解决方法是通过“灰色基础设施”实现雨洪排放和转移。它们能在特定场景下提供特定服务,可以有效解决紧迫的问题,但往往不可持续,缺乏韧性和自我调节能力,同时对自然系统的韧性带来损害,且建造和运行它们往往会产生更多的碳排放。

而绿色基础设施比单一用途的灰色基础设施灵活、适应性强,并且可以提供更多价值。绿色基础设施能够利用自然生态系统管理暴雨雨水,其中最典型的是建设海绵城市。

多年来,俞孔坚一直在从事海绵城市建设工作,已经在全国250多个城市和10多个国家建成了近千个海绵城市项目,作为“海绵城市”先行者,他用作品说话。比如在“天津桥园”项目,俞孔坚用海绵的理念来收集雨水、改良土壤,然后让城市焕发生机,使之变成一个新的低碳美学公园。第一眼看上去,这是一个野草丛生的自然公园,但这个公园很美;同时,它能够降解土壤的污染物,在生态和美学两个方面都有所创新。

如果城市能像海绵一样,在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实现雨水在城市中自由迁移,就能极大提升城市在面对暴雨洪涝时的韧性,同时也从城市防洪、防淹的角度实现了低碳的目标。

因此,在城市研究中引入“韧性”理念,将韧性理念与城市研究、规划设计相结合,是一种应对气候变化、提升城市安全的新视角。

“软件”规划先行,需要主动谋划

韧性一词不仅代表着当下的应对能力,还需要立足于长远。“软件”相当于各级政府应对冲击的体系和能力,“软硬”两手建设,还应在软件上超前,主动谋划。

“当前我国城市功能不断完善,人居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但过去50年我们建设了近600亿平方米的建筑,与此同时,也拆除了大量的建筑,加上一些城市不合理的布局,造成大量无效的物流和人流,由此产生大量的碳排放。”俞孔坚一席话,揭示了我国城市减碳的巨大空间。

当前,采取“双碳”手段可以降低城市自然灾害发生,并能控制温度升高使得能耗降低,从而全面提高城市建筑的韧性。在此基础上,一些城市在做到减排的同时,经济也得到了发展。

伯明翰大学副教授单钰理长期致力于碳排放核算、区域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治理等研究。他研究发现,中国有38座城市在至少5年时间里保持经济和人口增长的同时,削减了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这些城市被定义为“主动达峰”城市。相关文章发表在由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的期刊Science Bulletin上。(City-level emission peak and drivers in China, doi:10.1016/j.scib.2022.08.024)

单钰理介绍说,“这38座中国城市主动削减了二氧化碳排放,它们的经验和教训能够作为其他城市的参照标准。”

其中,上海作为一座有着2500多万人口的超大城市,2021年上海万元GDP碳排放量下降到约0.5吨,不到2010年的一半,过去十余年来,这一碳排放强度指标的降幅超过50%。

这与上海近年来提出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整体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品质提升的工作方案、行动计划和具体项目密不可分。这一做法也成功入选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第一批)。

上海并不是个例,城市碳排放下降的原因也不尽相同。例如北京和浙江台州,主要是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优化能源结构实现了减排。

单钰理认为,主动达峰城市应进一步探寻碳排放下降趋势的长久维持策略,为未达峰城市提供成功经验。

此外,业内普遍认为,未来在推进城市转型时,应建立城市“风险普查”“风险账本”等措施提升城市韧性。

据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已连续5年开展城市体检工作,选取了59个样本城市开展城市体检工作,城市体检包括生态宜居、安全韧性等8个方面69项内容。

2022年,生态环境部印发了《省级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编制指南》,提出尽快启动省级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编制工作。“适应”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还存在哪些挑战?

生态环境部2022年9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谈及我国适应气候变化工作面临的挑战,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介绍,减缓和适应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两大对策。适应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指通过加强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的风险识别与管理,减轻气候变化产生的不利影响。我国一贯坚持减缓和适应并重,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


来源: 中国环境  作者: 本站 浏览次数: 3295

Website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