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绿色金融发展机遇 推进ESG评价体系建设

2023-05-22

5月19日,多位业内专家在“第一届中小银行高质量发展论坛”的圆桌论坛环节,围绕绿色金融发展机遇展开深度交流。圆桌嘉宾表示,对于中小银行而言,推进发展绿色金融,既是顺应政策要求、践行绿色发展和社会责任,也是实现业务转型、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建议积极推进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评价体系建设。

大力发展绿色金融

近年来,多家中小银行紧抓绿色发展机遇,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提升经营效益。

东莞农商行行长助理钟国波表示,从银行端来看,绿色发展的重要性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绿色金融和环保产业息息相关,银行要不断开发新产品,优化业务流程。二是在社会责任方面,主要体现在支持绿色信贷、乡村振兴、普惠金融等,地方性农商行会承担更多责任。三是在公司治理上,ESG领域治理绩效突出,使中小银行在社会公众面前有更好的价值体现,获得更高认可。

在南方基金固收研究部董事黄河看来,资管机构重视绿色发展和ESG主要基于两方面需求。一方面是资管机构长期投资的需要,目前ESG投资是主流的绿色投资理念之一。其投资理念和资管机构一直倡导的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契合,将环境、社会、公司治理三个维度纳入投资分析和决策流程中,有助于资管机构筛选出既能为股东创造经济回报,也能创造社会价值的长期投资标的。另一方面是基于资管机构防控风险的需要。ESG或绿色发展理念,能够帮助资管机构有效管理尾部风险。

信息披露仍待完善

谈及目前发展ESG业务的挑战与困难,黄河认为,目前较大的挑战来自企业ESG信息披露方面。“即使是信息披露做得较好的上市公司,在2022年披露ESG报告的占比也只有1/3左右。非上市的发债企业,主动披露ESG报告的更少。”

苏州农商行投研部副总经理倪娇娇表示,ESG发展成本是不少企业发展相关业务的阻力之一。“对于企业而言,如果要内化ESG成本,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要损耗净利润水平;另一种是把这部分成本向产业链下游传导,可能造成提价,并由此导致市场份额损失。”她认为,从金融机构所代表的资产端考虑,在目前的经济周期背景下,ESG相关投资价值或被低估。

从具体业务来看,首创证券资产管理事业部副总裁史笑石认为,ESG债券业务目前还存在两方面障碍。一方面,交易人员认识尚有不足。市场债券投资交易员要在意识上有所改变,才能增加相关债券的流动性,从实质上给投资者带来切身回报;另一方面,资管机构要想将新的投资标的纳入体系,包括风控、研究、合规在内的架构都需要新的体系建设,这是比较大的挑战。

完善ESG评价体系

在构建ESG评价体系方面,摩根资产管理中国ESG业务总监张大川表示,目前还没有标准的ESG评价系统,且许多研究发现不同ESG评级机构的结果也存在分歧,这种情况可能源自数据不足、分析方法或权重分配等原因。

钟国波表示,各类绿色产业目录及ESG评级有助于银行机构更好地识别可持续发展企业或项目,帮助银行机构发掘长期投资机会,有效降低投资风险。但我国ESG实践起步晚,缺少业界统一的ESG风险评级标准。统一国内ESG标准体系、制定本土化ESG标准,并将之量化很有必要。

黄河建议:“监管部门可进一步引导上市公司、发债主体主动披露ESG报告,并推进ESG信评体系一致化、标准化,这将给ESG业务带来非常大的帮助。”


来源: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作者: 本站 浏览次数: 968

Website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