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热浪等极端天气重新认识气候变化问题

2023-06-19

近日,我国北方地区迎来了一波热浪。京津冀大部、河南东北部、山东中北部及辽宁西部、内蒙古东南部等地最高气温达37~40℃,局地可达40℃以上,部分地区最高气温接近或达到历史同期极值。同时,国内外气象专家纷纷发出警告,厄尔尼诺气候现象已经出现,预计到秋冬时节会达到中等至强的程度。受厄尔尼诺影响,明年全球平均气温或创新高。一时间热浪等极端天气重新引发人们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思考。

与此同时,近期50位顶尖科学家发文称,过去1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创下“历史新高”,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高达540亿吨,导致全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变暖。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计算出,为将全球气温上升控制在1.5℃以内,人类可向空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即碳预算从2020年的约为5000亿吨二氧化碳,降到2023年初的2500亿吨。按照当前全球每年540亿吨的排放速度,4-5年人类将消耗掉目前全部的碳预算,将全球气温上升控制在1.5℃以内的目标面临严峻挑战。

气候变化问题是如何产生的?气候变化背后各国采取了哪些行动?普通人如何参与到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当中?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也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护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环境。

1.气候变化主要是指人类活动导致的地球大气的组成变化

从地球发展历史看,气候总是在不断变化的。太阳辐射的变化、地球轨道的变化、火山活动、大气与海洋环流的变化等自然因素都会造成全球气候变化。但在一定时期,自然因素对气候变化影响有限,气候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然而,随着人类技术的进步,尤其工业革命极大提升了人类的生产力,带来了大规模的能源需求,大量的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被开采使用,释放出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人类活动水平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越来越突出。最新研究显示,陆地气温升高以及北半球热带海洋变暖始于180年前,全球变暖早在工业革命初期就开始了,这表明工业革命后人类活动尤其大规模的化石能源使用是影响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在此背景下,科学界越来越多人士认为过量温室气体排放是引起极端天气和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因。

此后,随着历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以及对能源需求的增加,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越来越突出,气候变化对人类环境和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直接,包括干旱、洪涝、火灾、热浪、极寒、暴风雨雪等各种极端天气发生频率增加,导致人类生存的环境日益严峻,气候变化问题逐渐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因此,《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专门将气候变化限定为“由于直接或间接的人类活动改变了地球大气的组成而造成的气候变化”。

2.气候变化的背后不仅是环境问题,更多的是各国经济利益和发展权利

气候变化问题天然具有全球性,应对气候变化就需要世界各国合作及协调采取行动。因此,1988年,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建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组织各国科研人士定期总结、分析和评估气候科学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为各国气候政策决策和国际气候谈判提供参考。在此背景下,1991年,联合国就制定《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开始了多边国际谈判。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获得通过,确立了在保护气候系统方面各国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能力的原则,并要求发达国家率先采取行动,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合作的基本框架。

此后,IPCC先后发布了六次评估报告,为各国气候变化谈判和采取行动提供了重要支撑。尤其是《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这两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1995年,IPCC发布了第二次评估报告,为199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简称《京都议定书》)的达成打下了重要基础,《京都议定书》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带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环保协议,设立了于2008-2012年之间把温室气体的减排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降低5.2%的目标,并对温室气体减排义务的具体实施规则,制定了实现这些减排目标的操作机制,即国际排放贸易、联合履行机制 、清洁发展机制。其次,在2014年完成的第五次评估报告为2015年《巴黎协定》的达成提供了主要的科学支撑。《巴黎协定》是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条约,共有194个缔约方加入,协定提出将本世纪全球气温升幅限制在2℃以内,同时寻求将气温升幅进一步限制在1.5℃以内的措施。同时,《巴黎协定》提供了一个持久的框架,为未来几十年的全球努力指明了方向,它标志着一个向净零排放世界转变的开始。

虽然各国都有推动气候变化行动的意愿和决心,但在承担减排责任和采取具体措施和路径方面有着较大分歧。采取过多的气候变化应对措施会增加国家经济发展成本,甚至压缩产业发展空间,尤其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近日,英国利兹大学等机构一项研究显示,全球约90%的过量碳排放源自美国等发达国家,要想确保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目标可以实现,这些发达国家应向人均低碳排放国家支付总计170万亿美元的补偿金。这表明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各国有着巨大的利益差异。

此外,全球经济和政治环境也导致气候变化谈判困难重重。这两年地缘政治摩擦和俄乌冲突下全球能源市场较为动荡,发达国家增加化石燃料的使用,再结合发达国家长期未完全履行对南方国家的财政承诺,欧盟采取“碳关税”等争议措施,各国在气候变化谈判中更加困难。

3.气候变化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低碳生活对碳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意义重大

日常生活消费是碳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不仅需要国家层面采取行动,更需要普通群众在生活中落实。气候变化会导致干旱、洪涝、火灾、热浪、极寒、暴风雨雪等各种极端天气发生频率增加,会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电力生产和传染性疾病的流行,导致居民生活中食物成本、电费和医疗健康成本上升。可以说,气候变化挑战不仅是国家间的议题,更与普通群众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在生活中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对减少碳排放量、改善气候生态条件至关重要。

首先,减少不必要能源浪费是关键。当前,我国电力生产和能源结构仍主要以化石能源为主,因此,减少能源消耗和浪费是碳减排的关键。数据显示,2021年,北京人均生活用能(煤炭、电力、液化石油气、天然气和汽油)835.6千克标准煤,根据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推荐值为0.67排放系数及3.67转换关系,相当于人均碳排放2.01tCO2e,占北京人均碳排放量的约一半,用电、取暖、出行等消耗电力、燃气和汽油的领域是主要碳排放源。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节约用电,减少长明灯使用,减少大功率电器使用,少开燃油车多采用拼车顺风车模式,以及公共交通出行等低碳绿色出行方式,对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意义重大。

其次,推动养成“衣食住行”全领域低碳生活方式是长久之计。衣食住行是群众日常用能高频领域,注重在日常生活中购买消费绿色低碳产品,如多购买有机棉、竹纤维等低碳衣物,采购本地及应季等低碳食品,采取低碳取暖措施和相关产品等。这些举措不仅可以降低自身生活消费碳排放水平,还可以倒逼生产企业加大在绿色低碳产品领域的投资,从而丰富绿色低碳产品,助力全社会养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


来源: 新京报  作者: 本站 浏览次数: 2474

Website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