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韧性”为何被政协委员反复提及?|关注地方两会·北京

2024-01-25

“气候韧性”成为北京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上的高频词之一。

虽然2021年我国郑州特大暴雨、2023年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和9月初深圳特大降雨已经过去,但这些重大灾害带来的影响仍让人心有余悸,城市在应对灾害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也令人深思。

什么是韧性城市?按照国际组织倡导地区可持续发展国际理事会定义,韧性城市指城市能够凭自身的能力抵御灾害,减轻灾害损失,并合理的调配资源以从灾害中快速恢复过来。“韧性城市”被写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随着全球极端气象事件日益增多,特大降水、极端温度、极度干旱等情况不断出现,对城市韧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提高韧性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在界别联组会上,多位北京市政协委员围绕提高超大城市的气候韧性建言献策。

问题:极端天气预警能力短板明显

“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降雨过程中预报降雨极值(600毫米)和实测(744.8毫米)相差较大,对城区和东部地区预报值偏大。预警信息发布对不同颜色等级灾害程度、预防避险方式和场所等方面指导性不清晰。”民进中央委员、北京市政协常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参事室主任李昕认为,这些问题说明应对极端天气预报预警能力还有不足。

此外,城市特别是山区水气电热、通讯、路桥等基础设施缺乏气候可行性论证,灾后呈现出断水、断电、断通讯等现象,说明城市气候韧性建设存在不足。

来自环境资源界别的北京市政协委员,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岩土工程研究所所长傅志斌则发现,北京市的灾害种类不多但成因复杂,并处于不断演化变动之中。“北京市缺水城市的定位让科技和水务工作者长期为保障水资源和阻止地下水位下降做出努力,但是突降特大暴雨和流域洪灾又给北京市造成重大损失。”类似这样的矛盾总是反复出现,例如,地下水位持续上升涵养了生态环境,但又给北京市的工程建设安全造成不利影响。“在北京高城镇化率和超大规模工程建设新形势下,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交互大大增多,但目前对于北京的灾害种类、各灾种的致灾机理和影响缺乏深度分析和系统研判,尤其缺乏高效精准的灾害监测探测和预警技术。”

傅志斌还发现,“城市灾害监测—预警—应急程序”未纳入城市信息管理平台。目前纳入系统的主要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如行车)和地面物的不稳定状态(如建筑物、广告牌等)。对自然因素变化(如地下水)和地面以下不可见的大地系统(如沉降、塌陷探测)感知缺乏,与城市灾害相关内容并未纳入信息平台。

建议:从技术上“破题”是当务之急

针对上述问题,李昕和傅志斌均认为,从技术上“破题”是当务之急。例如,加强极端天气规律研究,对城市自然灾害低成本高效探测、常态监测、诊断预警等深入开展技术研发,提升分区、分时段、分强度预报预警能力。

此外,各项标准也应及时调整。李昕建议,提高气象基础设施标准,加密复杂地形气象观测网,完善卫星雷达等多维立体监测体系,可利用北斗卫星升级气象数据传输方式;修订历史上如降水量极值等数据序列,规范气象服务用语标准,慎用“百年一遇”“历史最大暴雨”等词;京津冀协同推进城市气候韧性建设,根据因气候变化和城市化带来的下垫面变化,校正城市暴雨频率曲线、暴雨强度公式、城市蓄水能力等指标,科学修订防洪排涝标准,建设和改造管道、河流、蓄滞洪区等,增强海河流域整体气候韧性。

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二级教授鲁安怀同样认为,应适度提高规划防洪标准,补齐防洪基础设施短板。例如,对已建大中型水库实施除险加固和清淤扩容挖潜工程;疏挖平原骨干河道,加高加固堤防;提高大石河、拒马河等中小河道防洪标准,加快重点蓄滞洪区规划建设和在建蓄滞洪区配套完善。

在加强科普宣传方面,鲁安怀建议,重点加强面向中小学、幼儿园、山村的防洪宣传,在北京大中小幼校园设立“防洪科普”课堂,加强灾害防护演练。李昕建议,部门与市场联动,拓展丰富预警发布渠道和内容。如可通过日常使用的导航APP实时发布,告知市民不同地区不同颜色等级的灾害程度与风险,尤其灾害发生具体避险线路和就近避难场所,政府需要市民配合的环节与措施。

“让城市不怕‘水来了’,破解暴雨考验是大城市治理必须冷静面对的考题。”傅志斌认为,建立一套适应超大城市特点的城市灾害监测探测—预报预警—应急处置安全管理综合体系是提高城市气候韧性的应有之义。

灾后重建:将安全韧性理念与景观优化充分结合

北京市政协常委,中国中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风景园林师、城乡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吴宜夏表示,恢复重建应与推进高质量发展紧密结合,建议以科学评估为前提,因地制宜地推进河道治理与滨水绿道、观景点建设相结合,打造山水画廊、诗画乡村、海绵乡村。在流域单元内生态恢复、地灾防治、山洪防御等工作过程中,要同步研究户外运动、生态教育、研学旅游等功能必要的设施布局,以系统化、可持续、多功能融合为原则,将碎片化项目“串珠成链,聚链成环”,将安全韧性功能和产业发展需要相结合。

李昕则建议,以灾后重建为契机,逐步退出易发山洪泥石流沟域、大坡度地形区域已有村居村民,并将山区乡村振兴、“百千工程”与气候韧性建设有机结合,着力将房山、门头沟等受灾区域打造成为气候韧性建设样板。

 


来源: 中国环境  作者: 本站 浏览次数: 580

Website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