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FUND
2025-01-14
海南省财政厅
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是海南最强优势和最大本钱。守护好海南的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既是建设自贸港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海南省财政厅深刻领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核心要义,牢记生态环境保护这个“国之大者”,紧盯生态文明建设这个“重中之重”,聚焦碳达峰碳中和重点工作任务,加强财力保障和政策支撑,在建设美丽海南的征程上坚决扛起政治责任、积极作出财政贡献。
坚持以政领财
建立生态文明财政投入增长机制
把好政治关,算好政治账。始终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优先保障,统筹中央转移支付、一般公共预算、地方政府债券等各类资金,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建立稳定增长机制。2018—2023年,共安排722.08亿元用于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有力支持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等海南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六大标志性工程、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农村环境整治等若干重点项目建设。2022、2023年,在香港成功发行中国内地地方政府首单蓝色债券、生物多样性主题绿色债券和可持续发展债券共100亿元,募集资金投向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海洋生态保护、环境监测修复及物种资源保护等,既拓宽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资金渠道,更推动海南自贸港迈出高水平对外开放一大步。
坚持系统观念
健全生态文明财政支持政策体系
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由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的重大转变,准确把握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重要关系,加强系统谋划,突出集成创新,不断健全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的财政政策体系。
一是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2018—2023年,共安排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236.28亿元。2023年调整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新增水、土壤、大气、森林、湿地、近海、耕地等生态保护补偿因素且权重占比达50%,资金分配充分反映市县生态贡献,更好体现差异化补偿要求,增强生态环境保护内生动力,激励市县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同时,自2020年底开始牵头组织实施全省流域面积500平方公里及以上跨市县流域生态保护补偿工作,形成“资源共享、成本共担、联防共治、互利共赢”的上下游市县流域生态保护和治理长效机制。
二是出台海南省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领域省与市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结合海南省直管市县实际,适当加强省级在跨区域生态环境领域事权和支出责任。
三是探索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资金分配新机制。2022年首次通过竞争性答辩评审方式分配该项资金,遴选了博鳌零碳示范区建设等一批先行先试项目,更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四是2023年研究出台财政支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积极构建具有海南特色的支持碳达峰碳中和绿色财税政策体系。
坚持重点突破
支持探索美丽海南建设生动范例
在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开展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海南作为五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之一,承担先行试验和探索责任。海南省财政厅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支持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山水工程”等标志性项目建设,推进探索美丽海南建设路径样本。
一是全力支持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南以生态立省,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是重中之重”的指示精神,多方筹措资金支持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自设立以来,省财政累计投入资金29.88亿元,支持国家公园核心区生态搬迁、勘界立标、森林资源监测、生态廊道建设、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国家公园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等工作;出资2亿元引导设立海南热带雨林保护研究基金,支持热带雨林、海南长臂猿、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大课题研究。
二是深入实施海洋生态保护修复。近年来,坚持陆海统筹和区域联动,稳步推进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支持打好海洋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战,实施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不断提升海洋防灾减灾能力。2018—2024年,成功争取将海口、三亚、儋州、文昌、万宁、琼海、东方、乐东等8个市县纳入中央财政支持范围,推进沿海市县开展红树林保护修复、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和入海污染物治理等,改善海洋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海洋防灾减灾能力。
三是支持大三亚区域“山水工程”项目建设。实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大举措。2023年,海南财政牵头组织大三亚区域五市县联合申报海南南部典型热带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充分利用大三亚区域的区位优势和战略优势,突出热带雨林区域特点,以“一山、五河、一带”为生态保护修复对象,按照“以山育林、以林保水、以水养田、山水联动、陆海统筹”的技术路线和“北涵养、南繁育、东西控、中提升、海修复”的空间布局开展生态保护修复。该项目以其鲜明的特色性和差异性获得专家高度肯定,在全国15个申报项目中以第2名的成绩胜出,获得中央财政20亿元支持,不仅实现该领域全省“零”的突破,也是海南省历史上获得中央财政支持额度最大的单体生态修复项目。海南将按计划落实省级财政资金10亿元,支持大三亚区域“山水工程”建设,努力打造一个“陆海统筹、山海联动”生态保护修复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