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华中区域气候变化研究取得五项重大成果

2015-04-10

  3月23日,在湖北省科技厅组织的“华中区域气候变化评估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成果鉴定会上,国家气象中心李泽椿院士等认为该项目取得了五项重大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可显著提升区域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支撑能力。

  这五大成果依次为,开展了区域百年气温序列插补订正和均一性检验,建立了区域百年气温序列和近50年气候变化基础数据集;系统地揭示了区域气候变化事实,尤其是降水强度增加、时空变率增大,夏季延长、冬季缩短等变化趋势和特征,提出夜间城市热岛强度增幅高于白天的“非对称性”特征;发现区域过去近50年80%保证率下双季稻安全种植北界已向北推移0.3-0.4个纬度,未来40年双季稻种植北界继续向北推移,对国外作物模型本地化的基础上,与区域气候模式耦合模拟得出区域未来粮食作物小麦和一季中稻可选用生育期较长的品种;对SWAT水文模型进行参数率定,定量辨识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洪湖湿地径流量的影响;开展了不同海拔高度地理分期播种试验,得出未来气候变暖可能导致领春木树种分布的最低海拔线上升的结论。

  据了解,该项目由武汉区域气候中心牵头,湖南省气候中心、河南省气候中心、华中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等多家单位参与完成。项目研究共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3篇,出版《区域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及决策者摘要》等专著3本,,编写23篇决策服务材料,其中13篇获政府领导批示。

来源:中国气象报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1221

Website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