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扭住绿色低碳不放松

2015-04-10

  近年来,山东省青岛市多措并举,积极探索绿色低碳发展之路,低碳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青岛突出“蓝色、高端、新兴”发展方向,以制造业10条千亿级产业链、高端服务业10个千万平米工程和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坚持集约布局、链式发展,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初步形成资源消耗少、污染排放低、经济效益高的低碳产业体系。

  ——狠抓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在工业领域,青岛实施差别电价、用能评估、节能改造财政奖励等奖惩政策,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在建筑领域,青岛颁布实施《青岛市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全面执行新建居住建筑节能65%的标准,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在交通领域,青岛发展公共交通和智能交通,全面推广清洁能源车船示范与应用。

  ——有效增强森林碳汇能力。青岛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鼓励植树造林,增加森林碳汇,全市每年新增造林面积13万亩以上。截至2012年底,林业用地面积504万亩,森林面积459万亩、湿地面积267万亩,林木面积覆盖率达38.6%。

  ——大力推进低碳试点。青岛抓住国家第二批低碳城市试点机遇,初步完成工业、能源、交通、建筑等领域的温室气体排放和碳汇核算,稳步推进国家第二批循环经济城市、国家首批“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等试点工作。

  ——有效加强国际合作。自2011年起,青岛与世界资源研究所合作先后实施亚洲开发银行支持的青岛市低碳发展规划研究技术援助项目,作为中国地方城市代表分别参加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18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7、8次缔约方会议地方政府边会,与法国苏伊士环能集团合作分别签订了青岛市董家口绿色港口建造公用事业中心绿色中心项目、青岛市区城市污泥处理和综合利用项目合资合营合同,引导海尔、国家海洋局海洋与气候研究中心等企业和研究机构参与中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中德政府合作的第一个生态智能工业园——中德生态园落户青岛。

  青岛在低碳发展方面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青岛的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许多结构性问题:产业结构还没有调整到位,工业尤其是重工业比重偏高,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相对较低。青岛虽然能源效率较高,但能源消费结构也不够合理。

  如何将排放增加幅度控制在最低限度上,一直是青岛低碳工作的主要任务。为此,青岛在“十二五”期间将重点推进5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统筹规划和指标引导。制定低碳城市试点3年行动计划,明确目标任务、责任分工和保障措施,突出特色,提出重点低碳项目实施进展计划。综合分析低碳城市内涵及特征以及国内外指标体系研究成果,围绕能源、工业、建筑、交通、基础设施等领域,从碳排放强度、能源强度、能源结构、服务型产业、创新型产业、单位产品能耗、技术先进性等方面,研究建立低碳城市指标体系。

  二是扎实推进“四个一”低碳试点。启动“一个行业、一个园区、一个企业、一个城镇”试点。围绕“绿色港航、高效运输、低碳公交、智慧交通”四大主题,推进低碳交通试点,构建低碳交通运输体系。以构建低碳产业、低碳能源、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生活等体系为重点,推进中德生态园低碳园区试点,探索建设具有国际化示范意义的高端生态示范区、技术创新先导区、高端产业集聚区、和谐宜居新城区。围绕绿色低碳全生命周期,推进海尔集团低碳企业试点,建立绿色低碳设计、制造、经营、回收系统,带动电子家电行业向绿色低碳发展。按照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总体要求,将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乡镇建设全过程,推进平度市南村镇低碳乡镇试点,探索新型低碳城镇化道路。

  三是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替代能源。青岛将大幅提高天然气供气能力并扩大使用范围。同时,积极因地制宜发展海洋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力争2015年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比重达到8%以上。

  四是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理念。青岛正在组织全国低碳日等一系列活动,普及宣传低碳理念和知识,建立全民参与的节能教育和培训制度,宣传引导社会、企业和居民开展绿色低碳生产、采购、营销和消费,完善绿色低碳采购供应、市场建设、消费宣传、公共服务等体系,逐步建立起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五是继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强化与世界各国先进城市和国际组织的战略合作,规划建设低碳发展实验区。同时加强与跨国公司合作,引进一批青岛转型发展急需的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的低碳技术。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1076

Website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