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FUND
2015-04-10
浙江省义乌市委副书记葛国庆10月31日下午在第6届中国义乌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下称“森博会”)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森博会”将首次引入“碳标签”制度,以破解碳关税壁垒。
“低碳是全球生产、生活的新潮流,碳标签是未来全球贸易的新制度。”葛国庆介绍,第6届森博会正值2013年中国碳交易启动年,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实施,节能减排的力度不断加大,低碳将成为推动全球经济的新潮流。
“碳标签”(Carbon Labelling)是为了缓解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广低碳排放技术,把商品在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产品标签上用量化的指数标示出来,以标签的形式告知消费者产品的碳信息。
这一办法旨在利用在商品上加注碳足迹标签的方式引导购买者和消费者选择更低碳排放的商品,从而达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缓解气候变化的目的。目前在我国还没有推出“碳标签”制度。
“碳标签”主要针对出口产品,但国际贸易中碳标签的实施能否达到既定目标取决于两个基本因素:一是生产者和消费者要具有理性,他们必须有保护气候和环境的倾向,并愿意支付因碳标签的实施导致的加价;二是核定国际贸易品的碳足迹要方法简单,并且要标识统一、试点推广。
今年7月,国内最大的LED平板灯生产商深圳市绿色半导体照明有限公司,委托第三方认证机构对其LED平板灯进行碳足迹核算、评估,最终通过了产品碳足迹认证,并获得加拿大碳标签,这也是全球首家获得碳标签的照明企业。
全球最早推出产品碳标签制度的国家是英国。2007年3月,英国Carbon Trust公司推出全球第一批标示碳标签的产品,包括洋薯片、奶昔、洗发水等消费类产品。2008年2月,Carbon Trust 公司加大了碳标签的应用推广,对象包括Tesco(英国最大连锁百货)、可口可乐、Boots 等20家厂商的75种商品。
碳标签很可能是碳关税的前奏,成为发达国家对中国产品实施贸易壁垒的又一大利器。
葛国庆介绍,森博会期间,主办方将举办“森博会低碳趋势论坛”,邀请大陆和台湾著名的低碳领域专家来义授课,将引入碳足迹、碳中和概念,推广可持续利用森林资源的绿色生产、加工理念、技术,宣传推广碳标签这一未来全球商品贸易的新制度,引导企业应对全球碳关税壁垒。
森博会组委会也向记者透露,将邀请3家已通过碳辅导与认证的台湾企业来森博会展览展示,为与会商家提供低碳经营的理念与经验。
“林产品作为健康、低碳、可降解、可循环产品的生态产品,在改善民生、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新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家林业局计财司副司长孙建对记者说。
孙建介绍,全国林业总产值保持连续10多年年均24%的增长速度,2012年达到3.95万亿元,林业产业惠及农民4.5亿人,这些农民人均涉林收入占总收入的20%以上,重点林区县的农民林业收入超过60%。
2012年我国林产品进出口总值为1188.3亿美元,比2011年减少1.1%。受国际市场上贸易壁垒以及目前国内市场上整体需求不足、人民币升值和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影响,今年我国林产品进出口贸易形势依然严峻。
“森博会”由国家林业局和浙江省政府联合主办,致力打造全球最大的综合类林业展会,全国林业产业服务贸易的首选平台。第6届森博会将于11月1日至4日在义乌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本届森博会以“创新驱动,低碳引领”为主题,规模已居全球同类展会首位,共有25个国家和地区的1313家企业参展。
来源:中国低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