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之声”——治霾增加资源税才会考虑节约

2015-04-10

贾康认为,造成目前环境问题的重大原因之一,就是来自于机制性的资源粗放低效耗用状态,“在我国,一般商品比价关系和价格形成机制基本实现市场化,而‘从煤到电’的产业链上,却一直存在着严重的比价关系与价格形成机制扭曲、非市场化状态。”
         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以最高层级的文件形式将资源税写入改革计划。贾康透露,在原油天然气已经实施的“从量”变“从价”的改革,在2014年很有可能扩大到煤炭。“现在的规定是每吨煤资源税2块多到3块多,只有焦煤是8块多。如果从价5%,一吨煤的价格是几百元钱,5%就是几十块钱,比原来的税赋要增加几倍甚至十倍以上。”贾康表示,在产业链上,由煤炭到用煤炭去发电,到千家万户用电,这个传导链条影响的是比价关系,使我们大家在用电和使用高电力消耗物品时,感觉到比价关系的变化对自己的利益有影响,出于经济利益,就会考虑节约。
       “有这样一个传导过程,才会产生治霾的实际效果。在我们看不到全局的时候,会觉得雾霾跟我无关。其实治霾跟我们所有人、所有企业、所有耗费资源的主体都有关。”按贾康的观察,民众说起雾霾,几乎要“跳起脚来骂娘”,“但如果现在做个调查,说治理雾霾要有资源税、环境税这样加税的改革,我估计民众又是一片反对声。”贾康说。
         贾康认为,解决这个问题要通过经济手段。“从大的趋势来说,以后电会更贵、水会更贵、垃圾处理也要考虑收费,现代国家治理的很多东西,中国无法回避。政府需要及时提高低保标准,让低收入阶层生活水平不下降。而中等收入阶层以上的人可以承受,而且从这种关乎自身的利益上来考虑,调整自己的消费行为。”
来源:新文化网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1035

Website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