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和环保
今年是中国经济情况较为复杂的一年。
接受本报采访的专家认为,李克强关于经济的考察和讲话不仅是中央了解地方情况的手段,同时释放出的信号也是市场重要的“定心丸”。
4月10日至11日,参加完亚洲博鳌论坛的李克强在海南考察时多次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
一个月后,李克强在内蒙古考察时再次重申,各级党委政府要始终牢记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要正确把握形势,充分认识我国发展的巨大回旋余地和潜力,坚定信心,保持定力。
在经济情况颇具争议和猜测的上半年,李克强在地方考察时举行的两次经济形势座谈会直接影响了市场对经济走势的判断。
3月26日,李克强在辽宁主持召开部分省市经济形势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他说,把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是当前宏观调控的基本要求,也是中长期政策取向。
7月3日,他在长沙再次主持召开部分省份和企业座谈会并讲话,明确表示二季度经济发展状况比一季度有所改善,指出了下一步经济发展方向。
“绿色”和“环保”是今年总理考察的重头戏,几乎每到一个地方都会进行相关活动。
在今年的首次考察中,李克强来到西安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了解纯电动汽车研发。他说,面对不断加剧的环境污染,我们要直面问题,向污染宣战。
3月26日,李克强来到沈阳铁西区远大科技创业园考察,对企业自主研发的PM2.5过滤、脱硫脱硝设备非常关注,并鼓励企业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尽快推广应用新技术,一方面治理雾霾天气,同时带动发展环保产业。
昨日,考察山东第一天,李克强就来到山东德州景津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城镇化和小微企业
尽管不同时期的考察侧重有所不同,但城镇化和小微企业发展一直是李克强十分关心的。
昨天,李克强考察山东首站,话题紧紧围绕进城农民落户问题。在德州市袁桥社区警务室,总理关切询问户籍民警,进城农民“户口能否落下”、“办手续方不方便”、“能否享受和市民同等服务”。
随后,李克强与德州袁桥社区居民围坐拉家常,该社区70%为农民工。
对于小微企业的发展状况,李克强不仅在常务会上“三令五申”要求政策落地,在实地考察中也十分注重该领域。
3月26日,李克强考察沈阳瀚华小额贷款公司。该公司负责人一口气提了扩大融资渠道、财税支持、希望办民营银行等三条建议。李克强当即要求金融财税部门负责人抓紧研究,尽量支持。
5月22日至23日,在内蒙古考察时,李克强指出,金融是经济发展的血液和重要支撑。要针对企业反映的实体经济资金总体紧张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运用适当的政策工具,适时适度预调微调,盘活资金存量,优化金融结构,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推进金融改革,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