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各国减排 国际能源署建议各国采取五措施

2015-04-10

近日,国际能源署(IEA)发布《能源和气候变化--全球能源展望特别报告》,首次对各国已提交的气候承诺和意向及其对能源部门的影响做出评估,并促请各国加强减排承诺以实现2摄氏度温控目标,为将于12月在巴黎举办的关键性气候变化会议--第二十一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1)提供支持。
该报告指出,各国目前已做出的减排承诺对未来能源的低碳化具有正面影响,但仍不足以达成本世纪末2摄氏度的温控目标。科学界认为,如果越过这一门槛,全球将遭受严重的洪灾、旱灾、强风暴天气等极端天气和海平面上升。按照现有减排路线,全球温度在2100年将可能上升2.6摄氏度,北半球部分国家甚至将可能上升4.3摄氏度。
IEA总干事范德胡芬在报告发布会上表示,能源生产和使用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三分之二,能源部门必须在全球减排中扮演关键角色。而新兴技术的发展是最终转变能源体系以实现气候目标的关键。
为了迎接年底COP21大会,IEA提出四项全球措施,包括设定温室气体排放峰值目标和条件;国家气候目标每5年进行评估和调整;锁定长期排放目标;对能源部门的减排措施和成就进行追踪记录等。
为了实现全球温室气体提早达到峰值,该报告建议各国尽快采取五个关键措施,包括在工业、建筑和运输部门提高能源效率;减少低效燃煤发电站,并停止相关的新增设施建设;对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投资从2014年的2700亿美元提高至2030年的4000亿美元;到2030年逐步淘汰对于终端用户的化石燃料补贴;减少石油和天然气生产中的甲烷排放。如果全球落实以上措施,在不损害经济增长的情况下,将可能促进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于2020年达到峰值。
记者获悉,国际能源署(IEA)是一个政府间的能源机构,是在1973年至1974年的石油危机后,于1974年11月成立的,它是隶属于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的一个自治的机构。国际能源署由28个成员国组成,总部设在巴黎,拥有来自其成员国的190位能源专家和统计学家。
国际能源署成立的目的是促进全球制定合理的能源政策,建立一个稳定的国际石油市场信息系统,改进全球的能源供需结构和协调成员国的环境和能源政策。国际能源署秘书处已经成为全球能源统计的权威。秘书处每月发行一期石油市场报告,一年发行两期全球能源展望,这两种能源报告在世界上都颇具影响力。
国际能源署的能源技术合作项目是在能源技术研究委员会(CERT)的指导下进行的。为了协助这些项目,CERT建立了四个由成员国组成的专家组,即化石燃料工作组、可再生能源技术工作组、能源终端用户技术工作组和核电协调委员会。另外,还建立了专家组对电站技术、项目研发优先权的设置和评价及石油和制气提出建议。
这些项目使来自不同国家的专家能合作共事,同时分享成果,其成果一般以出版物的形式公开发表。项目的目标是提高能效及技术的可靠性,评估最新的能源技术,减少使用能源对环境的影响和与非成员国合作。
当石油供应量出现7%缺口额时,国际能源项目组织要求国际能源署的成员国限制对石油的需求,增加储备,并共享有效的石油供应资源,要求成员国持有的石油储备至少应相当于上年度90天的石油净进口量。
国际能源署通过非成员国委员会(CNMC)在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之外开展重要的工作,并组织研讨会。已就黑海能源调查、有关中国在保障全球能源安全性方面的探讨以及东南亚制气提交了研究报告,并就俄联邦的能源政策、印度的电力市场的发展、南美制气及印度能源供应中煤的问题等专题进行研究。
国际能源署主要活动
1、在出现石油短缺时,该机构在成员间实行"紧急石油分享计划",即当某个或某些成员国的石油供应短缺7%或以上时,该机构理事会可作出决定,是否执行石油分享计划。该机构各成员国根据相互协议分享石油库存,限制原油消耗,向市场抛售库存等措施;
2、该机构还要求各成员国保持一定数量的石油库存,即不低于其90天石油进口量的石油存量;
3、在加强长期合作计划方面,该机构采取了加强能源供应的安全;促进全球能源市场稳定;在能源保存上合作;加速代替能源的发展;建立新能源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改革各国在能源供应方面立法上和行政上的障碍等措施;
4、开展石油市场情报和协商制度,以便使石油市场贸易稳定和对石油市场未来发展有较好的信心,以及加强与产油国和其他石油消费国的关系;
5、对能源与环境的关系采取应有的行动,如限制汽车、工厂和燃煤的火力发电厂的排放物,对较干净的燃料进行研究;
6、该机构定期对世界能源前景作出预测,供全世界参考。
来源:中国低碳网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1115

Website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