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在创新驱动农业现代化的背景下,农业蕴藏着巨大的创新与发展空间。无论是资本下乡、农村电商,还是农民工返乡创业,都需要符合农村实际和市场需求的新技术、新思维,需要"创客"引领农村的发展潮流。
说到创客,不能不提到当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电子商务、物流快递等新业态快速成长,众多"创客"脱颖而出。"创客"这一新提法,立即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众所周知,"创客"将科技、创意带入农业,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而这样做,无疑会促进低碳农业的发展。要增加农业的科技含量之外,创意与创新更是促进农业发展的先决条件。农业创客,与低碳农业发展有着充分默契之处。
低碳农业是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低碳农业是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低碳农业应打造农业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耦合的基础,从依靠化石能源向依靠太阳能等方向转变,追求低耗、低排、低污和碳汇,使低碳生产、安全保障、气候调节、生态涵养、休闲体验和文化传承等多功能特性得到加强,实现向可持续经济发展方向转变。
低碳农业就是生物多样性农业。农业的发展经历了刀耕火种农业阶段、传统农业阶段和工业化农业阶段。工业化农业过程对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农田开垦和连片种植引起自然植被减少,以及自然物种和天敌的减少;农药的使用破坏了物种多样性;化肥造成了环境污染,进而也引起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品种选育过程的遗传背景单一化及其大面积推广,造成了对其他品种的排斥……如果用碳经济的概念衡量,这种农业可以说是一种"高碳农业"。改变高碳农业的方法就是发展生物多样性农业。生物多样性农业由于可以避免使用农药、化肥等,某种意义上正属于低碳农业。
采访中记者表示,低碳农业是一种比广义的生态农业概念还更广泛的概念,不仅要像生态农业那样提倡少用化肥农药、进行高效的农业生产,而且在农业能源消耗越来越多,还要更注重整体农业能耗和排放的降低。但这是不是就意味着低碳农业只是一个离我们比较遥远空洞的概念呢?采访中记者,专家解释,最有效的例子就是植树造林,因为据科学测定,一亩茂密的森林,一般每天可吸收二氧化碳67公斤,放出氧气49公斤,可供65人一天的需要。
发展低碳农业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要求
在农业生产中,会排放出大量的碳化合气体,如农业中农用化肥的使用、农业废弃物的不合理利用、农作物的加工和疏通等都需要对能源进行消耗。对于目前的农业生产水平而言,其生产过程中的能源也基本是化石能源,属于高碳农业发展模式,与现行的低碳农业发展理念有着很大的差距。因此,只有大力发展节能源型,生态环保型农业技术,才能提高能源的有效利用率,降低能源的消耗量。只有低消耗,低排量、高收益的农业发展模式,才能够长期的生存,才能在农业生产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低碳农业符合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因此在现代农业建设中起着非常大的作用:一是推广节能技术,开发生物质能源,有利于对能源结构的优化[www.nczfj.com],从而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二是提高效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能够有效降低环境污染,降低治理成本。三是促进农业发展的水平,有利于农业发展方向的转变。因此,以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本的低碳农业发展模式,更符合的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发展低碳农业有利于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
良好的环境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过程。目前在不少地方出现环境问题,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会对土地和水源造成污染,且此污染还具有持久性,如很多土壤可以检测到多年前施用的农药成分。农膜的使用需要长时间才能降解,给土壤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农场品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于废物的排放也为农村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影响,部分农机对于能量消耗高。废弃排放较多;农村日常生活中对于秸秆等材料的燃烧也会污染大气。这些问题普遍且广泛存在,如果长期不能够得到处理,不仅会影响环境而且会影响农民生活的质量。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加大对于生态环境治理的力度,遇到问题及时解决。树立发展低碳农业经济理念,利用低耗能,高收益的农业发展模式,让农民群众不仅能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能够又有良好的生活环境,切实的提高农村的生活质量。
发展低碳农业是我国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丰富,特色农产品也较多,且品质优良,在国际上也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是,随着食品和环境污染问题的加剧,国际市场对于农产品质量标准要求越来越高。这种机制的形成,更要求我国要大力发展低碳农业,在生产过程中要减少碳等污染物的排放量,形成低碳环保的农业发展模式,既能够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又能够控制农业生产中的技术指标,以提高农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
农业"创客"就像纽带一样,不仅可以增加农业科技含量,也可以带动农民致富;"创客"将科技、创意带入农业,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而采访中记者获悉,当下很多农业"创客",他们懂得互联网在农业中扮演着多么重要的角色,他们利用互联网打造农产品品牌、拓展农产品流通渠道、建立农产品溯源系统……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实践着"互联网+农业"的融合之路。未来,一定会为中国低碳农业发展做出贡献。
来源:中国低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