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是中国能源重化工基地,是中国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也是中国最大的焦炭生产基地。随着山西经济社会发展,能源资源制约日益突出,环境约束日益加剧。业界“每开采1吨煤浪费2.48吨水”的说法可见一斑。不合理开采及其冶炼排放,引发了我省大量的环境和社会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对于山西来说,前景广阔、潜力巨大的节能环保产业,不仅意味着堵住了“冒着黑烟的烟囱”,更意味着能从治污环保中收获“绿色经济”。
今年以来,山西省积极推进低碳环保,发展绿色经济,节能减排成效明显。上半年,环境空气质量PM 平均浓度下降19.1%。我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令人欣喜,但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可小觑。
由于历史原因和区域特点,当前我省节能环保产业仍存在整体规模较小、技术相对落后、法律法规亟须完善、各领域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下半年,山西省将继续实施好燃煤发电机组超低排放提速工程。按照“控煤、治污、管车、降尘”的思路,加大专项整治力度,全力扭转太原市环境空气质量排名后退的趋势。加强重点行业、企业节能减排工作,加大大气污染防治力度。
笔者认为,山西的绿色机遇在扩大。我们要走绿色发展道路,让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成为主流的生产生活方式,要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来源:山西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