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碳足迹——中国科学家在行动

2015-01-15

 从过去两万年看气候变化对地球的影响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面临的一系列核心科学问题中,理解气候变化的机制、准确评价气候变化的影响,是趋利避害、采取应对措施的科学基础。对气候变化因素和机制的全面理解,需研究更长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历史。约两万年以来,全球气候经历了从末次冰盛期到全新世大暖期的大幅度增温和后续的总体降温,大气温室气体浓度也经历了较大幅度的波动。这些发生在地质历史时期的气候环境变化、影响与适应过程,无疑为深入理解气候变化的机制,揭示不同速率和幅度的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供了理想的研究场景,亦可为研究人类对未来气候变化的适应提供历史借鉴。

 碳专项设置的影响与适应任务群包含项目12大暖期环境格局和项目13气候变化背景下人类适应方式两个项目。前者以全新世大暖期为相似型,研究过去全球平均温度增加约1-2℃情形下我国环境格局及其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可能影响,为人类适应研究提供自然环境背景及参照;后者通过对不同气候环境背景下人类演化和适应方式的研究,探讨了适应气候变化的规律和模式,为未来如何适应气候变化提供启示。

 影响与适应任务群研究显示,近百年来的全球气候变暖,正好叠加在气候自然变率的一个暖相位上,它开始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持续约170年,很可能在未来几十年后结束,进入一个约250年的冷相位。换句话说,目前的气候变暖中有自然变暖的周期背景,自然变率的影响和贡献应当给予更多的研究。

 人类起源与演化一直是国际生命科学和地球科学研究的焦点。近5年来,项目13的专家们通过对湖南省道县福岩洞人类牙齿化石的系统发掘,发现了东亚地区最早的现代人,揭示出在距今8-12万年间,现代智人在我国南部就已出现,比欧洲和西亚早至少3.5-7.5万年,这一发现表明华南可能是东亚地区现代人演化和扩散的中心,现代人类的演化比以往认为的更为复杂。

 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与人类活动对海岸线变化的影响,不仅关系到现阶段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同时也将深刻地影响未来国家层面相关政策的制定。基于1940-2014年间6个时相的中国大陆岸线数据和12次野外考察的实测数据,揭示出70多年来,人工岸线比例持续增加,自然岸线比例持续减少,到2014年我国的自然岸线比例不足33%。尽管70多年来,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但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特别是养殖、盐田、交通围垦、围堤等活动,整个大陆沿海净变化结果是陆地面积(不包括台湾地区)增加。大陆岸线的变化以向海扩张趋势为主要特征,超过68%的海岸总体向海扩张,超过22%的海岸总体向陆后退。

探索中国特色的绿色低碳发展道路

 碳专项第五任务群绿色发展任务群针对国际谈判和国内发展转型需要,开展了未来绿色低碳发展情景和碳排放预测模拟分析,研究低碳发展的政策和制度设计,并评估了不同低碳政策措施的减排潜力和成本;同时开展了统计调研,核算居民家庭碳排放和出口产品碳足迹,构建了气候变化信息服务平台,从而为我国绿色低碳发展相关决策提供了基于科学和基于证据的支持。任务群下设项目14区域碳排放与产品碳足迹和项目15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相关政策研究。

 五年来,绿色发展任务群共提交政策咨询报告20多份,相关负责人多次参与中央和国家部委的应对气候变化重大决策咨询,对政府高水平决策起到了很大的支持作用。

 结合国家谈判需求,专家们模拟分析了中国未来的碳排放峰值时间及政策组合,该成果在2014年中美气候谈判专家对话做了阐述,支持了《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研究发现,仅仅依靠单一政策中国是不可能出现碳排放峰值的,通过借助不同的政策组合,中国碳排放出现峰值时间大约在2032-2049年之间。另外,中国要提前达到碳排放峰值,需要付出一定的经济代价:2030年前,与参考情景相比,不同政策情景模拟结果显示年均GDP宏观损失约在1.3%~3.7%。

 绿色发展任务群进一步提出了十三五应对气候变化的指导思想、目标体系和保障措施,强调要构建以碳排放总量、碳排放强度、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和碳汇为核心的四维目标指标体系,推动目标体系、体制机制、管理模式、政策措施和试点示范的全面转型,制定和完善围绕碳排放总量控制的制度安排和政策体系,努力走一条符合中国基本国情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相关建议有力地支持了国家十三五规划的制定。

 碳专项的实施,为国家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战略提供了较好支持。但作为一个快速转型的国家,当前我国绿色低碳发展面临的国内外形势与专项立项时的情景完全不同。一方面,从国内看,经济发展开始向新常态转型,GDP增速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调整,能源需求增速下滑,由此带来能源价格等一系列因素的变化;另一方面,国际社会上,全球格局西降东升的趋势依然在持续。中国科学家将根据新形势,聚焦国家需求,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

 

   

来源: 光明网  作者:  浏览次数: 4150

Website

公众号